【体坛聚焦】甘肃白银越野跑悲剧,需要引起哪些反思?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苏荇
在甘肃白银举行的黄河石林越野马拉松赛,21名参赛选手不幸罹难,成为世界马拉松运动乃至极限运动历史上最惨痛的事故之一。这起悲剧是如何发生的?越野跑主办方出现了哪些问题?这项运动和大众传统认知的马拉松有何区别?越野跑赛事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不再让悲剧重演?
被忽视的天气预报和被混淆的名称
赵亮晨(以下简称赵):21条生命的逝去,让这场比赛成了“越野跑界的至暗时刻”。目前官方的调查报告还没出来,但根据现在已经披露的信息,你觉得问题有哪些呢?
苏荇(以下简称苏):首先是天气监测、预警不到位。当天13时左右,白银当地受突变天气影响,局部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
比赛前一晚的22时左右,白银市景泰县气象局其实已经发出大风蓝色预警及阵雨预警,可惜没有受到主办方和参赛者的重视。另外,对于天气的监测不光要在赛前,发令枪响后也应该持续跟进,发现恶劣的天气情况,应该及时叫停赛事。
赵:这其实只是当地一般意义上的“坏天气”,决非所谓的“百年一遇的灾难天气”,赛事组织者还是低估了气温下降和降水的影响。
选手都不是当地人,他们对当地气候是没有切身体会的,他们信任主办方给出的建议,短袖短裤,很多人也没有随身携带冲锋衣。其实开赛的上午,风已经非常大了,很多选手跑了很久都没有热身的感觉。
苏:据资深办赛者透露,主办这类越野赛,他们会和当地气象部门紧密合作,通过实时卫星云图全过程监控天气,可以精确到每小时的气象预报和监控。国外一些登山比赛,更会购买气象服务,也是精确到每小时。
可见,这次白银主办方没有这样的预案,或是发现了天气突变,却没有及时叫停比赛。据此次参赛的一位选手透露,当他感受到天气情况恶劣决定退赛、下撤到CP2(第二个检查点)时,赛事工作人员仍一切照常,没有人通知选手立即中止比赛。
赵:同样是山地越野跑,我们可以做一个横向对比:UTMB山地越野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山地越野赛事之一,他们的主办方就一直强制要求所有选手穿裤长低于膝盖的裤子,还必须随身携带冲锋衣。
在这样严格的官方提示之下,选手也会提高警惕,加码防范,大部分人还会额外带防风长裤。相比之下,黄河石林的这次比赛就未能做好防范措施。
苏:另外,这场比赛的名称值得推敲。很多人会因为它名称中的“马拉松”三个字而把它当做一场普通的马拉松赛事,其实它是难度更高的越野赛,甚至是超马越野赛。
赵:是的,城市马拉松其实难度相对平均,多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相比起来,影响越野跑难度的变量就要多不少,比如海拔、气候、保障力度,对主办方的要求也要高得多。
补给和救援的严重疏失令人扼腕
苏:该项赛事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很多人说,主办方说起来也算有经验了。
赵:但是有经验是不能和专业画等号的。事实证明,此前三届很可能只是运气好,没有遇到大风天和降水。而且,越是不专业,越是容易因为此前的“成功经验”而麻痹大意。
苏:救援问题在这次事故中也很突出。这次就算及时中止比赛,也可能存在跑在前面的选手已经来不及下撤的问题。因此在做预案的时候,其实应该提前在最危险的路段布置补给物资以及派遣值守的救护人员和设备。
但显然,这次的赛事执行公司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救援队迟迟联系不上、无法定位到选手,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令人揪心。
赵:是的,补给和救援是另一大让人扼腕的点!要知道,按照国际惯例,越野跑最低标准是每10公里就要设置一个专业补给站,然而此次比赛,补给站的间隔长达16公里……救援方面,主办方也缺乏预案,在定位选手、出动必要的山地交通工具和简易就地治疗方面都出现严重滞后和不足。
有获救选手说,自己按了随身设备的求救按钮后,救援三小时后才来。在越野跑中选手遇到失温的状况,多花半小时时间救援都可能是生死之隔,何况三小时!
苏:其实越野赛在2016年就曾出过一次较大的事件,当时的黄山百公里越野赛也曾因为受到天气干扰,加上赛事主办方各项保障不到位,临时更改赛道,比赛过程中造成多名跑友受伤、骨折、失温的情况,后期组委会只能调集黄山市“所有”出租车参与救援,也被跑友诟病。只不过那一次没有出现死亡案例,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赵:这次的黄河石林越野跑悲剧中,遇难的选手大多都是专业选手,不乏跑圈“大神”级人物和冠军选手。而且根据我得到的信息,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轻敌,甚至已经未雨绸缪随身带上了冲锋衣,也没能幸免于难……
苏:他们因为跑得快,更早来到最困难、最缺乏补给、最进退维谷的赛段,成了这次最惨痛的群体。而一些相对业余的选手,因为跑得慢,反而得以在还能后撤的赛段退赛。
据我了解,还有很多小型的越野赛,很多参赛者只是跑过几场马拉松,没有任何越野赛的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就盲目参赛,这类选手更容易出现问题。毕竟越野赛是有门槛的赛事。
规制和监管的灰色地带值得警惕
赵:越野赛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无论办赛者还是参赛者,都较为专业。这几年随着马拉松运动在中国井喷,大大小小的越野赛也遍地开花,很多跑马拉松的选手,会把越野当成进阶赛。但是否所有参赛者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办赛方是否都专业,要打上一个问号。
苏:中国城市马拉松经过这么久的市场培育,好不容易在科学训练、参赛上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面对更专业的越野赛,人们需要更多对大自然的敬畏。具体到这次比赛,缺乏敬畏的是赛事主办方;而从更广的维度来看,无论是主办方,还是参赛者,都要慎之又慎,尊重这项小众运动的门槛和规律。
赵:现在民间办赛审批权下放,确实极大地增加了市场活力和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但这次悲剧也敲响了警钟。就像一位成功获救的选手说的那样,像越野跑这样相对危险比较大的赛事,是否应该另外进行专项审批?是否应该对主办方的资质和能力有所考核?
苏: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越野跑赛事数量为312场,2019年增长到了481场。
据新华社报道,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谭建湘说,取消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审批激活了体育市场,但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审批权下放后,一些地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没跟上,造成了监管真空。
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个别地方招标还存在依靠人情关系的情况。一些运营机构缺乏法律责任意识,导致办赛中安全和应急措施不到位。
赵:所以,这很可能是一个规制和监管上的灰色地带。各种马拉松和越野赛事野蛮生长,其间不乏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状况。国家体育总局前天晚上就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加强赛事安全管理。
信息不对称成“挑战极限”的大敌
苏:最后说说“挑战极限”吧。有很多人在表达哀伤的前提下,也表达了对选手为何要冒险参加极限运动的不解。毕竟,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一百公里越野竞逐,已算挑战极限。运动有利健康是社会共识,但是否应该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适量运动呢?
赵:著名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在他关于登山运动的著作《心向群山》中提到,登山者的原始驱动力,有一点就是克服恐惧和由此带来的满足感。但是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的是,他所指的“克服”并不只是完成登山,也包括成功的撤退和适时的放弃。
苏:这些罹难的一流选手决非莽夫,他们并不是盲目地挑战极限。
赵:是的,这是我觉得特别唏嘘的一点。知己知彼是一个理想状态,但现实却是选手和主办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选手从自身的角度作了详尽的准备,也对自己的能力有准确的预估,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为挑战极限准备好了一切,但他们的极限却迎头撞到了一些业余得可怕的赛事主办者的下限。结果,他们连及时退出的机会都没能获得。
苏:逝者已矣,这起事故需要详尽的调查、追责和反思,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