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杯锐评】“日耳曼战车”三大硬伤,重蹈小组出局覆辙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扬扬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E组第3轮的较量在12月2日落幕,德国在海湾球场以4比2击败哥斯达黎加,日本爆冷击败西班牙;德国虽与西班牙同积4分,但因净胜球少屈居小组第三,继上届世界杯无缘淘汰赛之后重蹈覆辙。
德国人赛前的目标很明确:不仅要赢,而且要大胜,尽可能多地争取净胜球,因为存在与西班牙或日本同分要比较净胜球的可能。
德国队主教练弗里克亮出以拜仁慕尼黑球员为主的首发阵容:穆勒突前出任单前锋,其身后从左至右是格纳布里,穆夏拉和萨内,后腰格雷茨卡,右后卫基米希、门将诺伊尔,他们都来自拜仁,甚至中卫聚勒也是拜仁弃将,与德甲霸主无关的只有京多安、吕迪格、劳姆三人。
作为拜仁的前任主教练,弗里克在前两轮不胜的尴尬后才痛定思痛,想起利用自己过往的班底,似乎有点后知后觉。如此布阵成果明显,
自维尔纳因伤无缘本届世界杯之后,德国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中锋,哈弗茨和穆勒的本职是前腰,踢中锋只是客串。在世界杯大赛竟然缺少大牌中锋,对盛产“射门机器”的德国而言可谓非常尴尬。
此役,德国虽然射门多达32次,12次射正,只进4球。反倒是哥斯达黎加8次射门,6次射正,进2球。论射门与进球的转化率,德国只有12.5%,刚好是哥斯达黎加25%的一半。破门乏术是德国的第一大硬伤。
由于德国在绝对优势下迟迟无法“杀死比赛”,才给了对手以可乘之机:特赫达在第58分钟破门,门将诺伊尔在第70分钟送出“乌龙球”,哥斯达黎加一度将比分反超。这两个失球暴露出德国的第二大硬伤——后防不稳。
首战日本,弗里克让中卫聚勒踢右后卫就饱受批评,其赛后评分也是后卫线最低的。此役,聚勒终于回归本位,弗里克又将后腰基米 希撤回踢右后卫补缺,又削弱了其中场的组织能力,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处理方式效果并不好。
德国的三场小组赛,后卫线的用人始终不固定,每场都在变,直接后果是失球多达5个,是传统豪门中最多的。
其实,用人不当不仅限于后卫线,中前场的问题更大,这是困扰德国的第三大硬伤。33岁穆勒三场皆首发,踢了204分钟,进球和助攻都为0,此役3次射门0射正,无助攻。弗里克直到第62分钟才以年轻10岁的哈弗茨换下他,结果哈弗茨梅开二度将比分反超。
为哈弗茨首个进球助攻的是第55分种替补上阵的菲尔克鲁格。这位全队身价最低的球员,上一场对西班牙之役替补上阵,就射入了为德国续命的关键球。他是目前德国阵中唯一正牌中锋,赛前让他首发的呼声很高,只可惜弗里克未能从善如流。
19岁的穆夏拉是目前德国身价最高的新星,此役8次射门,2次中框,2次射正,还有3次关键传球,在多个网站赛后评分都是全队最高的,原因是他回归擅长的前腰位置,而非上一场客串左翼。可是世界杯小组赛踢到最后一轮,弗里克才算确定他的场上位置,这个试错过程长了,晚了,完了!
破门乏术、后防不稳,都与用人不当有关,这三大硬伤直接导致“日耳曼战车”抛锚,再次止步世界杯小组赛。
图片 | 新华社
责编 | 钟闻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