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代篮球运动员! 《灌篮高手》高在哪儿?
经典体育动漫IP搬上大银幕再次火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航
《灌篮高手》电影版于4月20日在中国上映,影片由原作者井上雄彦亲自执导,将暌违26年的全国大赛篇搬上大银幕。这部体育动漫IP电影,在上映前就获得空前热度,不仅成为中国影史进口动画预售票房冠军,在上映首日,《灌篮高手》单日排片达到18.2万场,位列中国影史动画电影首映日总场次第一,票房破亿元仅用时12小时15分11秒。截至4月21日18时,《灌篮高手》总票房已达1.87亿元。
《灌篮高手》,究竟“高”在哪儿?
现实中的“日本大赛”:高中球员迈向职业联赛的阶梯
漫画《灌篮高手》从1990年起在《少年JUMP》杂志连载,很快在整个亚洲掀起一股篮球热潮。对比同类型漫画,《灌篮高手》没有同类型漫画《足球小将》《网球王子》中的“逆天神技”,本身是篮球迷、又在高中打过校队的井上雄彦将日本高中篮球赛场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漫画中。《灌篮高手》主线故事所描述的场景,就是日本校园篮球大环境的真实反映——标准化的联赛,都道府县的四级选拔机制,数量繁多各具特色和历史传统的强队文化。
漫画取材于实际,而在《灌篮高手》爆火后,一幕幕“湘北日常”也在日本学校中遍地开花:少年们白天在学校中学习,下午放学后来到球馆,在教练的指挥下挥汗如雨,训练刻苦的球队甚至会练到晚上八九点。
日本高中篮球的三大赛事,分别于夏天、秋天、冬天举行。《灌篮高手》中的比赛背景便是每年夏天7月到8月举行的全国大赛。
“全国大赛”覆盖的项目极为广泛,从三大球、棒球到田径和网球等个人项目,选拔资格就如同漫画中描写的那样,从各个地区大赛打起,每个县的冠军共60支球队参加(剧情中湘北是神奈川县前二)。
到了秋天,每年10月还有秋季的“国民体育大会”。除了高中球队之外,还会有社会组比赛,最后会集结每个县的优秀球员组成新的队伍,县与县之间对战。
这些比赛并不只是高中生篮球爱好者简单的社团活动,更是真正会影响人生轨迹的残酷“修炼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高中联赛都承担着职业篮球联赛的青训作用,对于那些有天赋的日本高中生来说,这些比赛就是迈向职业的重要阶梯。田卧勇太、马场雄大、八村塁、渡边雄太、比江岛慎……这些篮球迷们熟悉的日本球员,几乎都是从日本高中赛场上一步一步打出了名堂。
其中,日本登陆NBA的第一人田卧勇太,幼时便因篮球全国知名,高中加盟能代工业高中(《灌篮高手》中山王高中原型)征战赛场;在最近的NBA季后赛中发挥亮眼的湖人球员八村塁,高中就读篮球名校名成高中,一年级的他就作为主力拿下“冬季杯”全国冠军,高二高三完成三连冠;另一位已在NBA中站稳脚跟的日本球员渡边雄太,在高中时也曾率领尽诚学园打进“全国大赛”决赛,6场比赛里场均贡献24分、12个篮板、3个盖帽,直接被选入了国家培训队。
国内热度经久不衰: 《灌篮高手》伴中国球员成长
在中国,这部漫画也有极其庞大的粉丝群体。
20世纪90年代初,包括《灌篮高手》《足球小将》《棒球英豪》《网球王子》在内的一批优秀日本体育动漫作品被引进国内,成为一代人关于青春、阳光和热血的集体回忆。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而言,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和高桥阳一的《足球小将》可谓一时瑜亮。
1993年,《灌篮高手》开始被东映动画公司改编成TV动画,并开始在世界各地播出,这让《灌篮高手》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东亚地区获得了空前的知名度。1996年动画完结时,一句“全国大赛见”更是成了无数《灌篮高手》粉丝青春的遗憾。
1996年,动画版《灌篮高手》被引进中国,几乎同时期,NBA正在经历公牛王朝时代,引发进入中国后第一个热潮。尽管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但搭上“篮球热”的顺风车,《灌篮高手》引发了80后、90后一代人的观看热情,不少中国篮球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中,也或多或少被打上了《灌篮高手》的烙印。
CBA新疆队球员阿不都沙拉木曾经的号码是14号,他在《灌篮高手》中最爱的角色是身穿14号球衣的三井寿,而他在社交媒体上的曾用名“Slam23real”,则来自他的名字“沙拉木”与《灌篮高手》的结合。
其实,阿不都沙拉木幼时最先感兴趣的项目并非篮球,他拿过小学乒乓球冠军,进过校足球队。直到初二那年,阿不都沙拉木开始痴迷于《灌篮高手》,同年身高长到1.9米,最终才决定走上职业篮球的道路。后来阿不都沙拉木进入CBA新疆队,在训练基地的宿舍里,三井寿的手办、《灌篮高手》的相框是他一直摆在床头的两件物品。
除了阿不都沙拉木,中国不少篮球运动员也是《灌篮高手》的老粉。
效力于新疆队的朱旭航是樱木花道的粉丝,在职业生涯初期,他选择的背号是与樱木花道相同的10号;效力于南京同曦队的赵柏清,在电影《灌篮高手》首映式上,专门回到母校北京大学观看首映并合影留念;中国男篮老队长周鹏同样是樱木花道的粉丝,他曾经以樱木的漫画形象作为自己的微博头像。
《灌篮高手》的影响远不局限于篮球界。羽毛球奥运冠军林丹也是《灌篮高手》的狂热粉丝,不仅把动画的片尾曲《直到世界尽头》文到右臂上,还将曲名用作他的自传书名。在自传中,林丹写道:“看着樱木花道远去的背影,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挚爱的球场,留给大家的,可能也是这样一幅画面吧。”
延伸阅读:
井上雄彦和他的“灌篮高手奖学金”
在《灌篮高手》刚刚开始连载时,篮球在日本是不折不扣的“冷门”运动,随着这部讲述一群高中生追求篮球梦想的经典作品面世,日本有大批学生加入篮球社团。日本篮球协会的公开资料显示,在《灌篮高手》连载结束的1996年,日本的篮球人口已超过100万人,达到有史以来的顶峰。
2004年夏天,《灌篮高手》漫画单行本总销量突破1亿册。作者井上雄彦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有了篮球这项运动,《灌篮高手》才得以问世,并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共鸣,“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做点什么,来对支持自己作品的读者和社会还有篮球运动表示感谢、回馈之意。”
井上雄彦的想法在2006年变为现实,他和集英社联合日本篮球协会共同推出一项名为“灌篮高手奖学金”的篮球资助计划,开始向社会公开募集候选人。根据该项计划,只要是热爱篮球、具备一定竞技能力、并有积极兴趣体验异国文化的日本高中在读生,不问国籍与背景,只要通过奖学金审查,便可以前往美国进行学习训练,其间费用由主办方全额支付。
截至目前,“灌篮高手奖学金”已经成功举办16期,吸引了不少对篮球感兴趣的日本在读高中生报名。据《朝日新闻》报道,“灌篮高手奖学金”获得者从美国学成归来后,已经有多名成为日本顶级篮球联赛(B联赛)的球员。
除了奖学金,井上雄彦对日本职业篮球联盟宣传上的贡献也很大。
尽管《灌篮高手》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刮起了“篮球热潮”,但由于在职业化问题上产生的分歧,日本篮球协会分出采用FIBA规则的日本国家篮球联盟(NBL)和采用NBA规则的BJ职篮联盟两个顶级联赛,长期内耗导致日本很难聚齐最强阵容参加各类国际比赛。
2014年11月,由于迟迟无法合并两个联赛,国际篮球联合协会(FIBA)根据一个会员国只能拥有一个顶级篮球联赛的规定,决定对日本处以无限期停赛处分,不论男女篮,日本国家队都不能参与国际赛事。
内忧外患中,日本篮协成立了日本篮球改革小组,动用紧急措施将两大联赛进行了整合,在2016年组成新的日本职业篮球联盟(B.LEAGUE,以下简称“B联赛”),日本篮球协会顺势邀请井上雄彦为刚成立的新联赛进行宣传活动。
从2016年6月开始,井上雄彦以“每月一人”的速度,在《朝日新闻》体育版中与不同的现役职业篮球选手对谈,并为他们绘制个人漫画,之后更在井上雄彦的个人网站发布对谈感想和球员插画的草稿。
在井上雄彦的积极推动下,B联赛在开赛的第二年共吸引了约250万名观众到场观看。
亮话体坛
拒绝“造梦”,《灌篮高手》的力量源于“现实”
《灌篮高手》电影版如此火爆,原因很多。时隔二三十年和少年时期深爱的作品相会,“情怀分”当然少不了;而相比起其他顶流漫画层出不穷的剧场版、动画版的开发,《灌篮高手》IP的开发可说是相当节制,因此更让漫迷和篮球迷们期待多年,无从“止渴”。
《灌篮高手》的动画版,居然没有漫画中最重头的湘北和山王一战,这在业界是罕见的。原因在于漫画原作者井上雄彦和动画制作公司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分歧:在原作中,湘北第二场苦战击败了卫冕冠军山王,但核心球员樱木受伤,湘北也没能夺得全国大赛的冠军。动画公司希望替换成湘北一路奏凯夺冠的结局以扩充时长并提升收视率,但井上雄彦拒绝妥协。
这场争论不但让《灌篮高手》的动画版缺失了重要的一块内容,更反映出了原作者对《灌篮高手》倾注的核心理念:真实。
动漫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造梦”的手段,通过作者描绘的画面和故事,让人得以短暂地抽离现实,获得身心的愉悦和休憩。但是,井上雄彦却反其道而行之。在画风上,他就独树一帜,每处场景都必须亲至现场临摹,务求细节真实;在人物设计上,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都能在日本高中找到原型,此外,赛程设置也和现实保持一致。
井上雄彦对真实感的青睐,更体现在他对剧情走向的设计上。他没有走“苦练、挫折、克服挫折、一路打败对手直至登顶”的“爽文”路线,而是选择了更贴合现实的结局——遗憾,但不被遗憾困住。
《灌篮高手》漫画版的结尾,湘北山王之战结束后,只有短短十几页的内容,却让很多人足足惦记了二十多年。湘北队的成员们,有的没能得到体校保送资格而退出了球队,准备高考;有的继续留队争取特长生名额;有的去了日本青年队集训,有的开始了漫长的养伤……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一个略带灰色的结局,却是一个最贴近现实的结局。
为了梦想,努力过,拼搏过,流过汗、泪和血,也曾欢呼雀跃。少年为梦想全情投入、不断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才是比赛最大的意义所在,相比之下,胜利的结果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比赛会结束,但奋斗却在每一个当下继续着,就像湘北和山王的比赛中主角的经典台词:“你人生中最光荣的一刻是什么时候?”“对我来说,就是现在了。”
正是这样略显遗憾的开放式结局,让读者更多地聚焦于拼搏过程的激荡,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比赛继续”。很多人因为这部漫画打起了篮球,出生于《灌篮高手》故事发生地的神奈川县的渡边雄太,就真的成了NBA篮网队的球员。在《灌篮高手》刚开始连载的时候,篮球在日本的影响力还远逊于足球和棒球,但在1996年连载结束时,日本的篮球人口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00万人。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另一部体育题材漫画《足球小将》中。同样是有些遗憾的开放式结局,同样是很多日本球员看着漫画长大,他们也跟从了漫画的指引,选择像书中的若林源三一样去德国踢球。去年的卡塔尔世界杯,他们在小组赛接连逆转了西班牙和德国这样的前世界冠军,进球击败德国队的两名日本球员堂安律和浅野拓磨,都来自德国俱乐部。
《灌篮高手》(以及《足球小将》)这样的作品,既是在“造梦”,让原本落后的项目有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埋下了迈向更高台阶的种子,但同时又不满足于“造梦”,不让读者沉浸在故事编织起的美好幻境之中,而是用遗憾和开放式的结局,把人们拽回现实,在生活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4月20日起,那场令很多人牵挂了很多年的大赛,终于将在银幕上展开,而在每一个124分钟之后,当银幕熄灭,每个人的比赛还将精彩继续。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