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 苏荇 柴智 实习生谭琦
一条龙舟如何诞生,百年龙舟为何能保存完好,不同材质的龙舟有何区别,龙舟制作过程中有什么仪式……与龙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工匠们有一肚子的故事。日前,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深入番禺上漖龙舟制造基地,带着上面的疑问一探究竟。
从番禺厦滘地铁站向北,穿过上漖村,沿着田埂和果林往里走,便能看见坐落在农田和珠江河涌之间的一排顶着铁皮屋顶的狭长厂房,这里就是全国闻名的上漖龙舟制造基地。
上漖龙舟制造基地最兴盛的时候曾有60家船厂,现在只剩下8家。前三年没法举办龙舟赛,订单骤减,许多厂房空置,老板只能靠出租屋收入维持生计。如今生活重回正轨,全国各地龙舟赛遍地开花,光是广东省各地举办的各级龙舟赛便达到229项,对于龙舟的需求更是大增。
春节过后,厂房前那条叫做龙舟东街的小路又热闹起来,将老龙舟送到厂房翻新、预定新龙舟、欢欢喜喜迎接新龙舟骏水的人群络绎不绝。鞭炮声也不时在厂房后面的河涌上响起,一听就知道,那代表又一条新龙舟下水了。
每家船厂都有独门绝技
雄基龙舟制造厂传人卢日雄将一条长条板凳当做工作桌,平日多数在这里做一些龙舟零件或小模型,身边杂乱地摆着各种工具和两个做好的龙头。厂房内灯光昏暗,混合着木屑的空气涌进鼻腔,电锯、锤子、凿子、机器打磨声此起彼伏,七八名工匠正在赶工,两条龙舟已经进行到上漆阶段,一条龙舟已具雏形。“这是江西客户订的船。”指着那条尚未上漆的龙舟雏形,卢日雄介绍道。
这家龙舟厂是卢日雄的爸爸卢浩英所创办,卢浩英17岁学艺,从事龙舟制作超过70年,去年在88岁高龄离世,如今由卢日雄和哥哥撑起这家龙舟制造厂。“我是七八年前开始跟爸爸学艺的,没办法,家族生意,没人学就没有了,就算船厂环境污糟邋遢,也得回来帮忙。我哥哥八十年代跟爸爸学艺,后来离家经商,去年爸爸过世后,他回来和我一起撑起这家厂。”
据卢日雄介绍,一条龙舟的制造主要分为八大工序,包括扎底骨、制脚旁、上大旁、扎彩盘、钉花旁、钉夹旁、扎龙缆、上油打磨等,“最难的是起底,如果尺寸、弧度做得靓,那么船就会走得非常快,期间工匠的感觉和经验非常重要。
一条龙舟的制作过程一般需要二十五天,需要七八名工人合力完成。最近订单增多,过完年,正月二十就开始有人过来预约翻新龙舟,加上新的龙舟订单,我们有时候也得熬上几个通宵,才能在端午前把龙舟都赶出来。”
上世纪90年代,卢浩英制作的龙舟多次获得广州市及各区比赛的冠军,船厂也是最兴盛的时期。看到上漖龙舟基地做的龙舟又快又稳,就连浙江、湖南、江西、港澳等地的客户也会慕名而来,订购龙舟。当年也是上漖龙舟基地龙舟技术革新的高潮期,每家船厂几乎都有自家的独门绝技。
“怎么让龙舟又快又稳,就必须在底骨上做文章。我爸爸九几年刚研究出新的技术,做出来的龙舟能比别人快一两秒,快一两秒就能快十几二十米,很厉害的。我记得当时他非常开心,尤其当造的船拿了冠军的时候,平日比较低调的他也会到处跟人家说,特别张扬!”
龙舟夺冠,村里场面轰动
卢日雄从小在船厂长大,在各种做船的木头中嬉闹长大,小时候还会拿木头雕成大关刀等各种模型玩具,每次新船开造也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原因很简单——有利是拿,“每次拿到一块几毛钱,可以买零食,开心到飞起!”
广府龙舟文化有着千年的文化传承,一条龙舟从开工到骏水,同样仪式感满满。比如扎底骨,要拜神、放鞭炮、派利是,祈求风调雨顺;装脚旁、大旁、龙缆等,相同的仪式也会上演。骏水仪式最为热闹,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号前,龙舟要完工回村,前一天船主先过来拜神,“借一条水路走”,骏水正日,再招来全村男丁,一起抬起龙舟下水,那一刻鞭炮齐鸣,龙舟划回村里,全村还要摆上龙舟饭,大家一起热闹庆祝。
如果龙舟在比赛中夺得头名,那更是全村的荣耀。卢日雄记得小时候爸爸帮番禺东乡村制造了一条龙舟,在大石龙舟赛、番禺禺山杯(莲花杯前身)上都拿了冠军,还被邀请出战当年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东乡村非常高兴,大排筵席,特意邀请卢浩英带领工匠师傅们到村里庆贺,“他们特意给我们船厂留了一两围酒席,称为‘谢师’,当年他们村那串鞭炮从南浦桥一直烧到东乡村,足足绵延了两三公里长!”
并非所有龙舟都适合水底储存
船厂内外的地上,搁置着不少造船的木头,不同木质制造的龙舟也有不同的讲究。在水道密布的广州,龙舟大多采用马来西亚进口的坤甸木做材料,优点是密度高、质量好、耐用,但只能放在淡水里储藏,否则会爆裂。
在水底保存的龙舟如果保养得宜,可以使用一百多年,广州最知名的一百多年的老龙“东坡号”,便是坤甸木做成的。“黄埔长洲岛有一条1981年的老龙舟,到我们厂翻新,四十多年的船还很漂亮,就是坤甸木做成的。”卢日雄回忆,小时候曾听爸爸讲过,1981年的时候做一条坤甸木的龙舟,造价就要几千元,如今做一条四十米的坤甸木龙舟,则要二三十万元左右。
不同木质做成的龙舟参加哪种比赛也有讲究。坤甸木比较重,有惯性,划起来会越来越快,尤其适合长途竞赛。但如果是短途,有些地方则愿意采用杉木来做龙舟,特点是轻、吃水浅,起步快。杉木做的船不适宜藏在水底,平日需要吊挂起来保存。“杉木做的船划两秒就能出去,坤甸木做的船则要三四秒才能出去。”卢日雄说。
在价格方面,杉木一般造价四千元一米,坤甸木要达到八千元一米,柚木则更贵,达到一万二一米。柚木的特点是轻便,但耐腐性比不上坤甸木,且只能岸上保存,订单大多来自香港。“因为香港没有淡水河道,储存龙舟比较难,广东阳江那边靠海,也是一样的。”
小龙舟模型受欢迎
如今除了制造龙舟,卢日雄平日还经常坐在长条凳前雕刻小龙舟模型。过去客户在船厂定做大龙舟,卢浩英就会送一个小模型给客户做纪念。近十年,小龙舟模型摆件在珠三角地区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家庭喜欢购买。小龙舟按照1比1比例制造,小的80厘米,大的达到1米3,卢日雄去年一年就做了一百多个模型,按照最小尺寸的模型卖到一千八块来算的话,一年下来也能有个十几万的收入。
不过船厂最核心的生意还是传统龙舟制造,如今厂中还有几名卢浩英的亲传弟子,“那位已经七十岁了”,卢日雄指着一位穿着红衣的老工匠。
其实龙舟基地如今现存的工匠大多在四、五十岁以上,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手艺,毕竟环境不好,灰尘大,夏天厂房内酷热。过去船厂只找本地工人,如今因为人手紧,也会招一些外省籍的工人,但核心技术依然遵循老规矩,从不外传。
“如果我们的下一辈不学,可能我们这个船厂就关门不做了。”至于会不会要求如今13岁的儿子学艺,卢日雄倒是持开放的态度,“看他读书如何,如果他不想学也不会勉强他。”
虽然龙舟工艺传承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但卢日雄认为广州各村每年都会起龙舟、划龙舟,这个传统不会变,那么自然也会不断有人加入制造龙舟这个行当,“十行九档,哪里赚钱人就往哪里去,但关键在于技术能否传承下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郝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