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詹淑真 龙希
图/羊城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詹淑真
7月26日,我们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前往成都,原计划晚上八时四十分落地双流机场。因为雷雨天气,飞机备降到成都的另一座机场——天府机场,一番周折后才再度飞往双流机场,等我们终于落地的时候,已是晚上十一点多。
幸有组委会的接机人员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使我们未因晚点手忙脚乱。接机人员表示,今天因为天气原因,很多航班延误,他们已制定了应急方案。在整个成都大运会期间,负责媒体接送服务的志愿者将一直和我们对接,组委会将给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等提供24小时接机服务。
我们从乘客出口前往接机大巴,随处可见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标志,还有印在小册子上的观赛指南、交通指引等,大运会氛围十分浓厚。
上车后,接机师傅告诉我们,部分道路专门指定供组委会专用车辆使用,以保障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顺利出行。“你看现在凌晨已经没有什么车,但大家已形成习惯,自觉把这条专用道让出来了。”
穿过这座城市时,我忍不住问了观看熊猫顶流“花花”的最佳时间。大哥告诉我们,花花的上班时间是上午九点半,但天气太热了,它比较少出来活动,加上近期来大熊猫基地的游客较多,要做好排队也看不到“花花”的准备。
“那其他熊猫呢?”我忍不住追问。
“你去现场看看就知道有多热闹咯。”司机大哥忍不住哈哈大笑,“来了成都,除了看熊猫、还要吃火锅、去宽窄巷走走……”大哥热情地介绍起“玩转成都”的攻略,听得人心痒痒,只想现在就去涮个火锅当宵夜。
抵达媒体酒店,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精心准备的媒体包。媒体包里有一个印有logo的书包、帽子、雨伞、雨衣、媒体赛程参考指南,还有一封成都高一学生写给媒体的信,信中写道:“成都,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也是因其带给人的舒适得名。大运客人们,成都欢迎你们!”看罢,顿时感觉成都的热情扑面而来,大运会组委会的诚意满满。
第二天,我们来到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主媒体中心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媒体工作区、新闻发布厅、休息室、餐饮区等。在媒体工作室,多个屏幕直播赛事内容,方便媒体人员实时跟踪和报道活动相关情况。此外,布告栏上贴满了比赛日程、交通指引等综合指南。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儿将成为我们的“主战场”,真不知道会忙成什么样子。
从媒体中心出来,雨一直在下,我们乘坐媒体大巴去往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游泳击剑馆,这也是首日开赛的射击和水球的举办地。这段距离大概四十公里,我们关于本届大运会的正式赛事报道也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