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特稿】开始复苏,中超联赛靠什么?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赵亮晨 发表时间:2024-03-30 10:35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赵亮晨  2024-03-30

经历了世预赛亚洲区32强和新加坡队的两场“背靠背”的比赛之后,新赛季中超联赛在本周末重燃战火。在此前进行的两轮比赛中,中超及各级别职业联赛在各方面都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让球迷重新萌生出新的期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足球能否从谷底慢慢爬起?

打开“天窗” 透明管理重塑公信力

中国足球最缺的是什么?随着最近中国足协多位前任管理者受审,球迷们已经看得很清楚,在技术和基础的匮乏背后,更重要的是诚信的缺失和职业足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为了改变这一点,中国足协近期推出了多项举措。

陈戌源(中)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新华社发.jpg

中国足协纪检监察部介绍,将成立赛风赛纪监督工作组,组织实施全覆盖专项监督工作,与参赛、办赛、观赛主体分别见面并做出提醒,释放全面从严管理信号;将引入社会监督员,全面参与监督足协的各项工作,让足协的工作不留盲区。

在打击违规、违法乃至犯罪方面,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正积极推进与公安部门建立“假赌黑”问题协同查处机制,对职业联赛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严厉打击合力。还将加大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力度,与国际体育大数据公司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与各赛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地方足协的协同监督机制,并建立了举报受理、激励和隐私保护的全套机制,联合对职业联赛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查处。

据足协有关人士透露,此前打击操纵比赛的主体是足协和俱乐部,现在则发展到了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和足协的全方位防控,尤其是与大数据公司合作,为30年来第一次。

在处理比赛中出现的判罚争议方面,中国足协本赛季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实施裁判员“黑名单”制度、建立俱乐部合理申诉渠道等,尤其是首次公开争议判罚评议过程和结果,不再是缺乏评议过程、各自心证的简单投票,而是有详尽的讨论过程。这既有助于增加评议结果的可信度,也有利于帮助裁判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

中国足协裁判部负责人崔恩雷表示:“既然放开俱乐部申诉,大家(评议组)千万别嫌麻烦,这是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让俱乐部合理申诉表达观点,这样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自然会减少。下一步申诉会常态化,评议也会常态化。”

中国足协副主席许基仁表示:“新赛季职业联赛要树立良好风气,裁判员管理是重要一环。有些措施可能是超常规的,这是因为要有效解决足球裁判公信力缺失的问题。”

强度提升 来自规则完善和危机意识

数据显示,本赛季中超前两轮,比赛核心数据都有明显的提升。官方数据统计显示,新赛季中超首轮总跑动距离11万7973米,相比上赛季同期的10万6531米,提升幅度达到10.74%。提升幅度最大的是高强度跑动距离,新赛季中超首轮此数据为9464.45米,大幅高于上赛季同期的7761.81米,提升幅度达到21.93%。

这些提升,从何而来?

一方面是规则的完善。本赛季中超接轨国际,采用了精准补时的规格,裁判们精确计算每半场的补时时长,对需要计算进补时的情况进行了严格分类,包括受伤球员治疗、替换队员、点球/红牌、庆祝进球、VAR介入等,从而令前两轮中超比赛的净时间达到54分51秒,比上赛季提升了足足4分钟。这对于比赛的有效数据和观赏质量都是明显的助益——首轮8场比赛总补时91分钟,次轮8场比赛总补时89分钟,亚洲杯、世界杯和英超中常见的超长补时,如今在中超也得以实现。

外援政策由此前的“报5上4”改为“报5上5”,即每场比赛能够让所有名单中的外援全部上场,这让俱乐部可以在不增加支出的情况下,更好地盘活外援储备的“存量”,客观上提升了联赛的竞争性。中国足协副主席杨旭表示:“我们注意到,很多俱乐部选择发掘、引入性价比高的外援,更看重实力而非名气,俱乐部的投资引援更趋于理性。”

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国职业俱乐部还是职业球员,在当下的中国足球环境中都充满了危机感。他们希望挽回球迷的信任与支持,也希望让自己在球队中的位置得到巩固。俱乐部在“节衣缩食”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奉献出尽量精彩的比赛回报球迷,更有一些俱乐部看到了中超格局剧变之下,自身能够获得更多突破的机会,因此有了额外的动力。

球市回暖 真诚才是最大“必杀技”

中超的球市,也在肉眼可见地回暖。在很多比赛的直播中可以看到,球场两边的座席坐得满满当当。

昔日盛况何时重现中超赛场?需要管理者、从业者和球迷的共同努力 图视觉中国.jpg

这些场面也得到了数据的印证:山东泰山队第二轮的主场,现场观众数量48397人,创造了队史新高,一举超越上赛季对北京国安时的45889人的纪录;成都蓉城的首个主场则有4万余名观众现场助威,一票难求。去年平均上座只有8000人次的浙江队,由于将主场从湖州搬回了杭州,在杭州亚运会的“长尾效应”助推之下,连续两轮主场上座人数超过25000人,其中第二轮对阵卫冕冠军上海海港的入场观众达到32087人,同样刷新队史纪录。出色的上座率也不仅限于中超,中甲联赛也有多场比赛观众超过2万人。

本赛季中超首轮上座17万4848人次、场均上座21856人次,次轮上座人数继续攀升达到18万5107人次、场均23138人次。这既得益于中国足球管理环境的逐步改善、多项积极举措的助推,让市场更有信心;得益于球员的积极、专注的比赛和训练态度的改善;也得益于各俱乐部近两个赛季以来对于打造球迷文化的看重。球迷开放日、训练基地走访等各种联结球迷和俱乐部、球员的活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俱乐部的“常规项目”。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球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绝非唯一评判标准。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球员在场上卖力,不“磨洋工”,只要俱乐部真心相待,向球迷敞开胸怀,球迷文化就有生存和繁荣的土壤。让球迷更多来到现场、让他们感受到足球的“烟火气”和足球从业者的真诚,球市上座率才能有所保障,俱乐部的运营才可能迈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文 | 记者 赵亮晨

编辑:梁劲松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