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运现场】马也要整骨?备战十五运会它们也有自己的“康复理疗师”

来源:金羊网 作者:苏荇、钟振彬、林心怡、余梓涛 发表时间:2025-11-16 12:34
金羊网  作者:苏荇、钟振彬、林心怡、余梓涛  2025-11-16
马术运动最动人的地方——人与马,彼此成就

十五运会上,马术比赛是唯一一项人与动物同场竞技的项目。骑手是运动员,马同样也是。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马运动员”背后,还站着一群专门为它们调理身体的人——马匹整骨师。此次广东马术队征战十五运会,至今已取得两金两铜,这份荣誉,除了运动员的努力、教练员的辛勤付出外,也离不开背后一整套科学的训养体系作为保障。

到广东马术队探营时,羊城晚报记者偶遇了来自法国的马匹整骨师Olivier Magnier。他是法国Equiphysio马匹及犬类按摩学校的校长,擅长通过整骨、按摩等手法,调节马的肌肉骨骼系统,调动其自愈能力,从而提升运动表现。

现场所见,整骨并非想象中的“大力出奇迹”。Olivier的手顺着马颈、背脊缓缓按压,指尖探寻着肌肉的紧张与骨骼的错位。其后他双脚形成弓步,一手支撑马身,一手按住马头往右侧身体方向缓缓按压,马匹起初有些警觉,但随着力道深入,它渐渐垂下头,呈现放松的姿态。“我们的工作就是让马恢复得更轻松,也让骑手骑得更轻松。”Olivier说。

其实整骨并不是“掰骨头”,更不只是“咔咔”几下。整骨师还要观察马的生活环境、饮水、草料、马具是否合适,甚至留意它和“邻居”相处得怎么样——这些细节都可能影响马的状态。

“马很敏感,如果水勒不合适导致头部不适,就可能引发神经系统反应,甚至出现拒跳、起扬等行为。”Olivier解释,“我们做的,就是找出这些‘不舒服’,帮它调整回来。”

那马会痛吗?他笑着摇头:“我们尽量不让马感到疼痛。它们不像人能忍,一痛就会有反应,所以我们用的都是温和的技术。”

一匹马一次整骨服务大概一个多小时,但并不随着手法结束而终止。工作完成后,Olivier会找到骑手或教练,简单交代接下来的注意事项:“它的左侧肌肉比较紧张,接下来训练前,尽量多走动一下,让它的肌肉放松后再进行训练。”随后,他还会整理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提交给队伍,记录马匹的身体状况、发现的问题以及后续的训练建议。

适骑公司负责人欧阳姗是这项服务的组织者。她把国外的整骨师引入中国,也看到了国内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马不只是牲畜,更是运动员。对它们的护理,不能只是吃好、治病,还要像对待运动员一样,做肌肉和关节的保健。”她打了个比方:兽医和整骨师的区别,就像医生和康复师的不同。一个治“病”,一个调“状态”。

目前,国内有兽医,但还没有专职的马匹整骨师,这类专业人才需要在欧洲接受长期教育,但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欧阳姗举了个例子:这次法国整骨师来华两周,跑了十几个俱乐部,看了近90匹马。不过,并非所有马都适合立即处理。“有些马还在伤愈期,有些即将比赛,最终实际护理的大约七八十匹。”

在她看来,理想状态下,马匹应像定期看兽医一样,每月接受一次整骨或按摩护理,赛事期间更需要针对性的肌肉放松和恢复。“目前国内这方面的需求其实很大,只是服务远远跟不上。”每次带整骨师来中国,总会有些俱乐部排不上号。“有些马主或教练会提前预约,让我们‘下次一定留位置’。”但欧阳姗也坦言,限于时间和人力,每次行程总有些偏远城市或俱乐部覆盖不到。她透露,未来计划在国内开展整骨师培训课程,“需求越来越大,我们也希望本土人才跟上。”

一匹顶尖赛马的背后,不只有骑手和教练,还有兽医、整骨师、按摩师、钉蹄师……它们不再只是被骑乘的动物,而是被理解、被呵护的伙伴。当整骨师的手轻柔地抚过马背,当一份详尽的报告被交到骑手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默契与共情。或许,这正是马术运动最动人的地方——人与马,彼此成就。

文 | 记者 苏荇

图、视频 | 记者 钟振彬 苏荇 林心怡 余梓涛

编辑:詹锡伟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