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跃:跑道上的光芒,一位乡村体育教师的23年|“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柴智 发表时间:2025-09-27 19:28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柴智  2025-09-27
当我看到学生站在运动会的赛场上,身姿矫健地奔跑时,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的价值

2002年夏天,我从省体校毕业,攥着那张烫金的毕业证书,怀揣着对体育事业的无限热忱,走进了砲台镇的一所乡村中学。初入校园时,学校的体育设施十分简陋,仅有的一块跑道在雨天泥泞不堪,篮球架锈迹斑斑,体育器材室里寥寥无几的器材,几乎都是往届师生“接力”使用多年的“老古董”。但这并未浇灭我的热情,我始终坚信,只要有热爱,简陋的场地也能绽放出体育的光芒。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体育训练,但在运动方面极具天赋。于是,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挖掘他们的潜力。在训练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学生们的训练时间有限,既要保证学业,又要兼顾训练;但我和学生们没有放弃,没有标准的训练器材,我们就利用现有的器材去辅助练习;没有专业的训练场地,我们就在校园的空地上反复打磨动作。记得那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为了帮助一名有短跑天赋的学生提升成绩,我陪着他在寒风中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起跑、加速。他的手和脸被冻得通红,我也冻得直打哆嗦,但看着他一点点进步,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欣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努力,我校的学生们在区级、市级的各类体育赛事中崭露头角。当我看到学生站在运动会的赛场上,身姿矫健地奔跑时,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设施不断更新完善,塑胶跑道、标准化篮球场、崭新的体育器材一一配备齐全。这为学生们的训练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让我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我开始尝试将全运会的拼搏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通过讲述全运健儿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们在训练和学习中勇往直前。

23年的从教生涯,我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全运会的精彩举办,也见证了无数学生在体育道路上的成长与蜕变。每一届全运会,对于我和我的学生们来说,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梦想的激励。全运会的赛场上,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超越自我;而在我们这所乡村学校的操场上,同样有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少年,在汗水的浇灌下,向着心中的体育强国梦奋勇前行。

如今,我依然坚守在初中体育教师的岗位上,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操场上奔跑、跳跃,我的心中充满希望。我知道,只要全运会所传递的体育精神不灭,只要我们对体育教育的热爱不减,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续写属于我们的全运故事,让体育的火炬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递、发光。

文|王凯跃 揭阳市榕城区砲台镇弘德初级中学 记者柴智整理

编辑:赵亮晨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