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尖锐短促的哨声响彻整个操场,我像离弦的箭冲出起跑线,跑道两边的呐喊声伴随着橡胶跑道灼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教学楼的墙上挂着“第五届体育节”的横幅随风飘荡,就像一面被扯紧的战旗。
突然,我的脚被绊了一下,膝盖重重磕在赤红的跑道上,手心擦过粗糙的橡胶颗粒,沙砾粗暴地嵌入皮肤传来阵阵刺痛,丝丝血珠渗透出来蜿蜒成一条断断续续的虚线,疼痛感让我的视线骤然模糊,恍惚间,我好像看到原本挂在墙上的横幅挣脱束缚变成一封写着“十五运”的邀请函,正晃晃悠悠地朝我飘过来,恍惚过后,我想起了昨天晚上看到的十五运的田径运动员训练的画面,在赛前一刻不停歇地磨炼自己,我忽然明白了,那些比我更快、更苦的身影,也经历过受伤的时候,但他们却坚持了下来,那我为什么不能坚持下来呢?
“还能继续吗?”裁判的呼喊唤醒了我,我点了点头,撑起颤抖的手臂,血珠顺着手臂在地上滴成一个鲜红的感叹号——我忽然笑了,这封十五运的“邀请函”,原来是要用人间最原始的疼痛去签收。我迅速地站了起来,调整好姿势,橡胶颗粒受热膨胀的酸味钻进鼻腔,一旁观众的喝彩声与十五运倒计时的电子音重叠,急促的喘息声和胸膛下那颗狂跳的心脏,正与大湾区一同共振。
我又一次撑不住倒下了,再想站起来时,只听“滴——”的一声,尖锐的哨声像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破了操场上的喧嚣,脚踝上的灼痛越来越清晰,橡胶颗粒灼热的酸味依旧顽强地钻入我的鼻腔,混合着汗水、尘土的气味和似有若无的铁锈味,我怔怔地看着我的手心,那是我手中绽开的“邀请函”,此刻,手臂的颤抖不是失败的哀鸣,而是我努力的证明,就像《人民日报》中的一句话:“走上赛场,只要怀着坚定的目标,便不必在意一时的得失,只要坚持游向彼岸,便不害怕途中的风浪。”
结局已定,胜负已分。但我那片被“十五运”精神点燃的跑道,是我心中真正的终点,我重新握紧了掌中的那封“邀请函”——原来,真正的终点,从来不是赛道的尽头,而是每一次跌倒后,灵魂再次选择昂首的方向。
文|胡若凌 揭阳市榕城区砲台镇弘德初级中学 记者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