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消失术”火了,”跳水之乡”湛江还有更多隐藏技能|探寻广东21城体育性格

来源:金羊网 作者:龙希、柳诚 发表时间:2025-09-15 09:30
金羊网  作者:龙希、柳诚  2025-09-15
在广东的西南部,有一座与浪花共生的城市——湛江。

在广东的西南部,有一座与浪花共生的城市——湛江。这里坐拥令人心醉的海滨风光,是闻名遐迩的“跳水之乡”。这片被大海环抱的土地,不仅赋予了湛江人与生俱来的亲水基因,更让跳水这一运动在此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湛江的水上运动历史可追溯至1935年。当时,湛江第一家体育运动协会——赤坎体育协进会诞生。一位名叫王振禄的鱼塘主将自家位于赤坎海边的鱼塘改建成了游泳池,称为“赤坎游泳棚”。这座设施后来发展成为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跳水台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湛江地区已有超过10座标准的十米跳台场地。随后这里孕育了众多跳水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因其在跳水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被誉为“中国跳水之乡”。

湛江的跳水基因,为何如此强大?

首先,无可替代的自然条件为湛江跳水奠定了坚实基础。湛江地处北纬21.2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区域,冬季平均气温稳定在16℃-23℃,即便在寒冷季节,也能完全保障跳水训练正常开展,为运动员提供了全年不间断训练的绝佳气候环境。同时,作为滨海城市,湛江拥有2000多公里海岸线,广阔的天然海域不仅是跳水运动的优质训练场地,还能同步支撑帆船、帆板、冲浪等其他水上运动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水上运动生态。

其次,“靠海吃海”的地域特色为湛江跳水选材提供了天然优势。渔业是湛江的重要产业,当地居民因日常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在身体素质上具备天然优势,而这正契合跳水运动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严苛要求。在跳水选材中,教练通常会从5岁左右的孩子里筛选好苗子,身体轮廓、身高、腿部肌肉、关节柔韧性都是关键指标,这样的好苗子在湛江从不稀缺。每年,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与湛江市体校的教练都会深入下属区县,甚至镇一级的学校、幼儿园开展选拔,为湛江跳水储备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深厚的底蕴最终转化为辉煌的成绩,湛江“跳水之乡”的名号响彻全国。1963年,湛江女将郑观志与黄秀妮在雅加达世界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分别斩获女子跳台、女子跳板亚军,被誉为“湛江碧波双飞燕”。她们的故事在1964年被改编成电影《女跳水队员》,以湛江风景区和赤坎游泳场为背景,风靡全国,让跳水运动走进大众视野,也让湛江跳水的名号传遍大江南北。此后,这里更是走出了劳丽诗、何冲、全红婵等多位奥运冠军与世界冠军。这份光荣的成绩单,不仅是湛江的骄傲,更成为推动当地水上运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品牌效应。

事实上,湛江的水上运动优势远不止于跳水。凭借其悠久的水上运动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辉煌的竞技体育成就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湛江在发展水上赛事方面拥有显著优势。湛江不仅孕育了多位跳水奥运冠军和帆船、水球、蹼泳等水上项目世界冠军,而且湛江地处三面环海,拥有全国第二长的海岸线,海域广阔,温暖的气候条件、优质水域资源等天然地理条件以及拥有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这些资源为湛江发展水上运动发展高起点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湛江通过举办水上运动嘉年华、国际潜水节等赛事,正加快打造“水上运动之城”,推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湛江水上运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湛江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湛江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长期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始终将体育作为城市名片重点打造,并建设了大量完善的体育设施。近年来,湛江更是明确提出打造“水上运动之城”、申报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等目标,持续推动体育事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2025年,湛江迎来了体育事业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成功获得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足球项目五人制女子组决赛与竞技体育武术散打项目的承办权。这一机遇不仅是对湛江体育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更将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与品牌形象提升带来多元且深远的影响。

对于承办全运会相关项目的价值,湛江市相关负责人进一步阐释:赛事的举办将成为强大“引爆点”,一方面能直接拉动赛事经济与消费增长,推动场馆及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另一方面,可有效串联“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会展”“体育+餐饮”等多元业态,助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从“跳水之乡”的荣光,到“水上运动之城”的建设,再到承办全运会的新机遇,湛江正以体育为笔,描绘着城市发展的新蓝图。这场全运会的承办,不仅是一次体育比赛的考验,更是一次城市营销与产业升级的全面实践。这座被浪花滋养的城市,正以十五运会为新起点,让跳水精神代代相传,在碧波间跃动更多“冠军梦”。

文 | 记者 龙希

图 | 记者 柳诚

编辑:陈旭泽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