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10时,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育比赛首批门票正式面向公众开售,标志着本届赛会票务服务体系全面进入运行阶段,广大公众可通过多种官方售票渠道参与购票观赛。
票务规模创历史新高,覆盖项目全面多元
十五运会的竞技比赛售票项目共有32个大项,包括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跳水等热门项目。除冲浪、帆船两个大项和个别小项目因为场地限制不对外售票以外,其他竞技项目都安排售票。开闭幕式期间举行的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包括舞龙舞狮、网球、三人篮球、空手道,以及残特奥会的跆拳道、硬地滚球、羽毛球、田径等15个大项,也纳入可售门票项目范围。可售门票预计超过500万张,规模远超往届。
从28日10时开始,境内外公众可通过官方票务网站、官方票务小程序、线下官方门票销售服务网点购票;31日10时开始,线上官方代售渠道正式售票;场馆售票亭将于各项目开赛前2日进行现场售票。同时,旅行社类官方门票代理机构将提供丰富的观赛旅游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公众观赛需求。
本阶段开售项目包括分别在广州、深圳、汕头、梅州、惠州、肇庆、云浮和香港举办的十五运会足球(男子16岁以下组)、足球(男子18岁以下组)、体操(青年组)、体操(蹦床)、手球(女子)、现代五项、跆拳道、游泳(男子水球)、射击(步手枪)、自行车(自由式小轮车)、篮球(男子22岁以下组)、手球(男子)、曲棍球(男子)、曲棍球(女子)、橄榄球(七人制橄榄球)、排球(沙滩排球)和残特奥会跆拳道共17个项目,面向公众可售门票约70万张,其他项目赛事门票,将根据竞赛安排分阶段、分批次释放销售。
首批面世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育比赛门票票面版式日前已对外发布。28日上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育比赛售票项目门票设计师陈恒春也来到售票现场。陈恒春介绍,本届全运会票面设计以粤港澳三地赛事活动场地(馆)为核心设计元素,用素描手法构筑建筑基底,运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主视觉三色渐变交融的独特手法,以艺术的形式体现湾区融合与赛会体育精神。每个举办城市都有专属票面版式,随机用于不同的比赛项目,为历届赛会首创。
线下代售网点便民利民,无障碍服务彰显温度
28日上午,羊城晚报记者来到中国工商银行广州第三支行二楼售票专窗。当天10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门票销售系统正式开放,市民陈先生通过线下官方门票销售服务网点,成功购得一张现代五项比赛门票,成为本届全运会首批拿到实体票的购票者之一。“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在留意全运会门票销售的相关消息。得知今天可以线下购票,我特地起了个大早来到网点等待,终于如愿尝到了‘头啖汤’!”陈先生说,本来自己担心线下购票流程繁琐,“没想到仅仅花了十分钟,我就拿到了实体票,给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门票销售工作点赞!”
当天上午,还有不少人与陈先生一道成为首批拿到实体票的“幸运儿”。来自暨南大学的江同学说:“我练的项目是短跑,但平时也很喜欢看蹦床、体操等项目。这次我买的票是蹦床项目,能够成为首批实体票的拥有者,我感觉很激动。”来自香港的周女士购买的则是在梅州举办的男足U16项目比赛门票,“我很喜欢足球的现场氛围,这次特地买了足球票,希望到时在梅州感受十五运会的火热氛围。”
广州市民胡先生是资深的门票收藏者,他特地带来了塑料材质的密封板前来购票,“我怕门票放在包里会挤变形,没想到网点给门票配的封套让我的塑料板成了‘摆设’。能够成为首批拿到实体门票的‘幸运儿’之一,这张门票对我而言很具有收藏意义。这次线下购票的体验真的很棒,我也会收集更多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门票,争取打卡每一座举办城市。”
据中国工商银行广州第三支行工作人员介绍,该网点针对观众线下购票需求,特别设立了服务专窗和等候区域,同时配备有工作人员引导,确保购票者能够拥有良好的购票体验。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十五运会银行类合作伙伴和广东地区官方门票代售服务商,在广东省内规划设置30个线下代售点,其中广州地区10个,覆盖了各行政区域并充分考虑了市民的便利化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工行营业网点同步代售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门票,并围绕残障人士观赛需求优化服务举措:特邀广州市手语研究会顾问开展手语专项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残障群体能力;开设独立标识的服务专窗,配备互动双屏设备,支持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多种结算方式,切实为残障人士及老年群体提供便捷、温馨的购票服务,以细节服务彰显赛会“残健融合、共享盛会”的理念。
票务呼叫中心全面启动,提供多语言服务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是本届全运会区别于历届全运会的最大特点。票务呼叫中心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票务咨询热线,配置了125305(境内)、4001125305(境外)的热线号码,量身打造了涵盖普通话和粤语的多语言服务支持,精准满足不同地区公众的咨询需求。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通讯合作伙伴中国移动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票务咨询热线的提供方,服务内容不仅包括智能自动语音应答(IVR),更配备专业人工坐席,可全面解答票务政策、购票与取票流程、赛事日程变动、场馆交通指引及入场要求等各类常见问题,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体验。
10日上午的票务呼叫中心内,数十名客服人员已经在频繁接听公众来电咨询。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票务呼叫中心负责人李玮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目前公众来电咨询中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类:“首先肯定是票务资讯,例如官方购票渠道有哪些,门票开售时间,还有开闭幕式活动安排等,大家都很迫切参与见证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这场盛大赛事;其次是赛事信息,二是赛事信息,例如乒乓球、排球等各类热门项目的赛事安排与售票计划。其次,公众在咨询中也问了很多赛事相关信息,比如乒乓球、排球等热门项目的赛事安排与售票计划;另外主要还有购票指引方面的问题,例如注册账号规范、多人购票方式、购票证件要求等。”
文 | 记者 吕航
图 | 记者 曾育文 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