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巴黎羽毛球世锦赛男单16强赛场,记分牌上5比11的数字像块石头压在观众心头。石宇奇擦了擦汗,球拍握柄已浸出潮气,对面的东道主新锐C·波波夫正借着主场欢呼步步紧逼。这是第三局的胶着时刻,也是他无数次“鸡蛋砸墙”的又一次考验——最终,他用一记刁钻的网前放短打破僵局,大逆转闯入八强。场边镜头捕捉到他握拳的动作,没有狂喜,只有一种“黏合好蛋壳再出发”的沉静。
石宇奇的羽毛球之路,从来不是一路坦途。巴黎奥运会前,伤病像突如其来的撞击,让他的训练计划屡屡中断,膝盖的旧伤、肩部的劳损,都曾让他在训练场边久坐观战。到了奥运赛场,他虽拼尽全力,却还是被昆拉武特拦在四强门外,那时的他,像一颗被砸得裂纹遍布的鸡蛋,连呼吸都带着沉重。这些挫折,是他职业生涯里“砸碎”的印记,却从不是终点。
真正的考验在巴黎奥运会后。当外界以为他会陷入低谷时,他却开启了“黏合重生”的历程。202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肠胃问题打乱了他的节奏,训练后扶着场边干呕成了常事。那段时间,他的世界排名一路下滑到第三位。但这个小插曲并没能阻挡石宇奇的脚步:接下来他连夺马来西亚、全英、日本和中国公开赛冠军以及苏迪曼杯冠军,世界排名重返第一。这一路,他像在耐心黏合一颗破碎的鸡蛋,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都是将蛋壳碎片小心拼接的过程。
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宿拉希德·塞迪克曾点出石宇奇的短板:“缺乏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气质。” 这话或许一度戳中了石宇奇的痛点——他能在公开赛里披荆斩棘,却在最关键的大赛节点有失常。这份点评,是压力,也是期待:黏合好的鸡蛋,还需要更坚固的“壳”,才能扛住大赛的冲击。
面对质疑,石宇奇从未辩解,只在此次世锦赛出征前的一次采访里坦承:“竞技体育就是一筐鸡蛋往墙上砸,能有一个完整留下来的都很难。冠军只有一个,32强就是32个鸡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那个鸡蛋没碎,它就是冠军。而我就是在经历砸碎了粘起来再砸碎再粘起来的过程。” 这话没有豪言壮语,却道尽了他的坚持。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那个会因一次失利垂头丧气的少年,而是在无数次“砸碎与黏合”中,磨出了更坚韧的意志。未来的赛场,这颗“涅槃的鸡蛋”或会带来更多惊喜。
文、视频 | 记者 苏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