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思源:钢铁与露珠,全运笔记中的中国心跳|“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柴智 发表时间:2025-08-18 22:1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柴智  2025-08-18
体育的精魂原是这般具象的存在

晨光刺破西安城垛时,护城河的水纹突然加速荡漾——轮椅方阵正沿古城墙根驶向奥体中心。陈锐的竞技轮椅在石板路上颠簸,金属支架与千年城砖碰撞出清响,他脊背上手术留下的蜈蚣状疤痕,在晨曦中泛出暗红光泽。师傅王志强在后面轻推把手,如同三十年前那个广州夏夜,他的教练托着他骨裂的腰跃向横杆。

钢铁记忆:淬火于筋骨深处

“护膝再调紧些!”陈锐在训练馆嘶吼时,汗水正顺着脊柱沟流入腰椎钢板嵌合的缝隙。昨夜的梦境碎片仍灼烧着眼睑:领奖台高度恰如当年跳高横杆,悬空的裤管在风中摇晃。师傅默默递来烤红薯,热气蒸腾起1987年的雨夜——17岁的王志强趴在湿透的沙坑里,钢筋从跳高架斜插进腰际,他咬碎了三颗牙齿吞下哀嚎。“这疤是勋章呢。”陈锐突然掰开红薯,把更烫的那半塞进师傅颤抖的掌心。体育馆穹顶的钢梁倒映在轮椅金属支架上,断裂与重生的回响在此刻重叠。

星火不灭:掌心传递的温度

圣火划过张建军的面馆橱窗,水汽凝结的玻璃突然现出歪扭的奔跑小人。脑瘫儿子小光用前额抵着玻璃,鼻腔在窗上压出模糊的云朵状白雾。火种护卫队长打了个隐秘手势,三束火炬同时倾斜,金红的火苗在面馆招牌下交织成心形。“跑..……”小光痉挛的喉头挤出单音,父亲围裙里的面粉雪片般落在火炬棉絮上。

当夜打烊后,张建军从面缸底部捧出个锡盒。1983年全运会铜牌在面团微粒覆盖下幽幽反光——那是他父亲作为炊事班代表参加炊事技能赛的奖牌。“明天开始教你和面”,他把儿子痉挛的手指按进面团褶皱。案板震动如心跳,百年钟楼的倒影在面盆涟漪中碎成星河。

无疆赛场:十四亿人的接力

盲人跑者李娟冲过终点时,腕间的方言手环正震鸣着七省乡音。志愿者林薇腕骨残留的淤紫已化作淡青,恰似全运LOGO的凤凰尾羽。此刻她的手指悬停在播报台按键上方——特奥游泳馆里,刚收获铜牌的唐氏综合征男孩突然潜入水底,捧起池底闪亮的硬币贴在胸前。

“献给妈妈买新轮椅”,男孩含混的宣言通过林薇的话筒传遍全场。观众席响起潮水般的掌声,七旬老兵在轮椅区挺直腰板,胸前勋章与硬币在水光里荡漾着相似的光泽。泳池消毒水的味道突然混进银杏清苦——老兵捐赠的树苗在露天看台投下绿荫,正笼罩着偷溜来观赛的面馆小子,小光紧握的火炬棉絮碎屑在手心焐得发烫。

闭幕式焰火盛放那刻,王志强摸到徒弟藏在他衣兜的银牌。奖牌边缘刻着微小楷体:“给当年的追风少年——您教会我用断翼丈量天空”。陈锐的竞技轮椅在烟花下已成剪影,正辅导新入队的少年调整支架角度。银杏果坠地的闷响中,面馆后厨传来规律的拍打声——小光的手掌在面团上印出深痕,面团发酵的呼吸应和着护城河畔晨跑队的踏步。

体育的精魂原是这般具象的存在:它是王志强腰间的钢筋与陈锐后背的钛板在历史长河中的共振,是火炬棉絮与面团酵母在平凡灯火下的共生,更是那男孩潜泳拾起的硬币——在泳池底反射出十四亿星辰的光谱。当银杏新叶裹着露珠叩击大地,每个露珠里都奔涌着永不枯竭的中国心跳。

文|蒋思源 四川旅游学院 记者柴智整理


编辑:赵亮晨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