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棋圣三家灯火: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蛇口之役的回忆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8-11 19:34
金羊网  作者:  2025-08-11
一晃39年过去了,尔今已风流云散,物是人非。那次经历是我青年时代最后的潇洒,不变的真情

文/余昌民

假若我多一点常识,事先知道申办一次国际比赛有多么繁琐,我可能就没有勇气把中日围棋擂台赛引到深圳蛇口来了。

挟成功承办第七届新体育杯围棋赛(1985年12月)的余勇,我又瞄准了如火如荼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方团长郝克强欣然同意,1986年6月,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对阵日本名将小林觉八段的“战役”在深圳蛇口一艘退役客轮“海上世界”上打响。

郝团长寻思着经济特区特事特办,实际上我这头是一头雾水,等到国家体委行文下来,广东省体委、深圳市体委乃至市政府办公厅方才知道,日本棋圣要来,“聂旋风”要来,日本、港澳记者要来,连香港新华社的代表都要来,就忙着调遣人马、强化安保,仓促上阵了。

多方来援,蛇口静待海上棋局

中日围棋以传统擂台形式展开的时候,以木谷弟子为主力的日本“超一流棋手”还属于令人生畏的“超人类”,然而1985年的首届比赛却以江铸久五连胜掀起高潮,以聂卫平独擒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漂亮谢幕,令事前口出大言的这三颗巨星“削发谢罪”,聂卫平的名字于是与旋风连在了一起。本届擂台赛日本方调整阵容,布下小林觉在中途堵截,搬来大竹英雄在大营坐帐。大竹扬言他不过做做“执鞭子的人”(自己无需上场),聂卫平和他的伙伴们则调门稍低:要争取“请出大竹来”。

image.png

此番藤泽秀行携来的是一支底气甚足的哀兵。小林觉此前战胜了钱宇平,这回邵震中、曹大元在蛇口设伏,胜负难料。

蛇口这昔日渔村连空气里都弥漫着大事将临的气氛。《蛇口通讯报》辟出专版擂鼓造势,漫画“中日双方名将谱”很是抢眼,善咏的总编张梦飞更作了一首《中日围棋擂台赛鏖战海上世界感怀》:

去岁凭谁夺擂主,于今“海上”筑高台。

运筹胸中知变幻,纵横腕底走风雷。

棋运应随国运盛,心花敢逐浪花栽?

莫道纹枰天地小,共对烟波向未来。

蛇口区管理局(当地政府)、招商局(创建蛇口工业区的香港国企)、海上世界有限公司、西南餐厅、龙环饮料有限公司、新利美领带有限公司、蛇口购物中心、育才学校……都需要我一一斡旋,这是大赛组委会秘书长的职责。有这么多援手,再大的“轿子”也不觉得沉。

旅行社把藤泽先生弄丢了

汲取去年欲速不达的教训,这一回老郝一行飞抵广州,转乘火车来深圳,我去站台上迎接。郝团长身后有攻擂选手邵震中(七段)、曹大元(九段),督阵军师聂卫平、马晓春,名宿华以刚、沈果孙,外加记者陈铮、刘思明,好一个豪华阵容!尤其是给我们捎来一副大棋盘(我们原有的被沙头角文化馆借去未还),太难为了,老郝打趣道:“是聂、马扛来的,可不是凡品哦!”

次日,我一人前往香港启德机场去迎接藤泽秀行和小林觉。出口处人流如潮,波波相连,我一眼认出藤泽先生,疾步迎上前去,向藤泽、小林说明来意,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几家新闻记者把我们簇拥到了一个房间,原来照例要搞一个新闻发布,对着录音机藤泽先生呜噜呜噜说了一通,我没想到日本老人的个性语言那么含糊难懂,除了“中国军团”,我几乎什么也没听清。

藤泽秀行是日本棋坛的奇才,棋圣战夺冠六连霸,1977年获颁(终身)名誉棋圣称号。他爱护、提携中国围棋的后起之秀,是推动中日围棋交流的大功臣。他以围棋为生命,接连而来的胃癌、淋巴癌都没能把他击倒。这次出征他61岁,脸色蜡黄,倍显清癯,西服晃荡着,裤带似乎在没有腰的部位胡乱地束着,简直是被小林觉和一位随行的记者搀扶着出来。我心里暗想,这恐怕是这位棋盘上的斗士最后的征程了……

乘车、登船,一小时后抵达蛇口港,免签礼遇……晚上接到一家香港旅行社气急败坏的电话:原来日本棋手出国比赛都会委托旅行社安排住行,他们按预定计划接机,结果发现把藤泽先生一行给“弄丢”了……

image.png

在小棋手环绕下笑逐颜开

开幕式的上午充分放松,藤泽秀行、小林觉和我们的国手们来到育才小学围棋教室参观。

妻是育才小学的数学老师,爱好与热情促使她义务地挑起了课余教孩子们下围棋的担子,一挑就近二十年。每年的寒暑假不是集训就是出外比赛,赢回来的奖杯、奖牌多得数不清。她为孩子抹眼泪,给他们洗澡……他们即使后来上了清华北大、留学国外,永远都有围棋相伴,也时时记得母亲般抚育过他们的陈雅华老师。

围棋教室装扮得喜气洋洋,黑板上画着孩子们一个个的心愿,稚拙的大字写着:“藤泽爷爷,聂叔叔,看见你们真高兴!”看着这么多叽叽喳喳的围棋儿童,藤泽棋圣心情好极了,他抓起毛笔,用干涩的笔法题写了“膝锥之志”四个大字,勉励小棋手们刻苦用功。对于热心教孩子围棋的陈雅华老师,藤泽表现出明显的好感和关切,他说回日本以后会给她寄来他自己的围棋著作。

image.png

与藤泽先生分别一个月后,一包精美的围棋书寄到了蛇口,有《我将这样下》、《秀行创作死活问题杰作集》等,每种书的扉页都有藤泽棋圣枯笔书写的题铭,更有盒装的大开本《飞天谱》,黑白两册,典雅华贵,乃藤泽先生毕生名局之大成,扉页“秀行”手书:“赠陈雅华殿”,钤“名誉棋圣”印。这些都成了我们家永远珍藏的宝物。

开了老聂一个玩笑

擂台赛的开幕式在下午四点钟举行,明华号客轮不算大的舞厅里光华璀璨,名流云集。为了主持今天的仪式,我事前下足了功夫,又有临场不乱的特点,因而对轻松简洁的效果满怀信心。

主客双方站列在台前接受观众的致意,在乐曲声中女童余滟(我的女儿)、男童汪澜给日、中两位团长献花。与我同一部门、日语专业的赵春贵传译着需要说明的种种内容。

我开始逐一介绍台上的贵宾,先日方后中方,按重要度递增的顺序。说到邵震中:“他的第一个围棋老师是一个剃头师傅。”一句话引起全场会心的笑声。“少先队员曹大元进了少年宫,起先选择是舞蹈班。”我顿一顿说,“好险哪,差一点中国多了一个舞蹈家,少了一个围棋九段!”话音刚落,掌声跟着笑声响起来。

老聂——就是被大家唤作聂老(他才34岁)的围棋英雄聂卫平,当他和弟弟聂继波并肩参加儿童赛的时候,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去黑龙江插队以后他常常溜回北京找国手磨枪,后来进国家集训队,和常振明(我在清华年代的围棋弟子)居于一室。随后他便拥有问鼎全国比赛的实力了。1977年在武汉璇宫饭店他执白战胜桥本宇太郎那盘棋,我不仅在场,晚上还在汉口体育馆担任他大盘讲解的助手,一句“双方竞相逃窜”惹起了观众席上的笑声,不过他是不会记得了。

老聂不是富有幽默感的性格,可是在日本东京王子饭店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式上,当伊田纪基回答记者:“六连胜?嘿嘿,我嘛,就来个三连胜吧!”形单影只的老聂居然沉静地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每个人只赢一盘棋。”这句话在场的人好一会儿才回过味儿来。

image.png

根据我掌握的情报,我在介绍聂卫平的末了又添了一句:“他还是一个出色的足球观众和蹩脚的足球守门员。”全场哄然大笑。

散场了,老聂在人流中叫住我:“老余,我足球踢得不错呢!”

image.png

那天的贵客嘉宾很是不少(上图):时任深圳市市长李灏、副市长邹尔康,香港著名企业家孔庆隆(广州市政协委员,原广东省围棋冠军),香港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世桢,香港新华社代表等。巨轮的大厅顿时显得有些紧凑了。

开幕式仪程的第一项,给双方代表团团长献花。礼乐奏响,掌声如潮。

image.png

接着我逐一介绍双方代表团的泰斗级重镇与上场较量的阵容(上图)。这一轮日方小林觉八段是擂主,胜则再迎一将,败则打道回府。

明华轮船长室化作了黑白战场,裁判席上端坐着三位本地的业余高手。邵震中七段执黑跃马先行,终不敌小林觉八段的精湛功夫,推枰认输。

image.png

image.png

“觉君,跟余先生下一盘!”

小林觉战胜邵震中那一天夜里,藤泽先生病了。看他浑身发颤、痛苦难支的样子,我急坏了,他不愿意去医院,医院只好派医生上船给他做检查。医生做了一些处置,藤泽渐渐平静下来,医生估计是酒精反应——是酒喝多了呢,还是酒瘾发了呢?现在我也糊涂了。尽管大病初愈,杯中物仍是他一日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我们还准备了他喜欢的威士忌。夜深了,医院又派了一位推拿医师来,藤泽看起来很受用的样子。医生告辞的时候藤泽掏出了几万日元小费给他,医生笑了笑谢绝了。

image.png

image.png

第二天是休息日,小林觉哪儿也没去,就在藤泽的房间里乖乖地待着。藤泽精神好多了,跟我聊了一会儿,对小林喊道:“萨托鲁空(觉君),跟余先生下一盘!”小林笑了,我们随随便便地在另一张床上铺开棋盘,让我三子下了起来,藤泽仰起下巴远远地瞅了几眼,说:“嗯,还不错,县代表(的水平)!”“县代表”就是地方高手的意思,我是业余5段,所去不远矣!

很可惜那盘棋没下完。

image.png

藤泽先生命小林觉和我下棋(上图),显然出于答谢的心意。我只不过做了份内的事,没想到“换取”了这一份珍贵的回忆。

一家五口大战聂旋风

曹大元九段披挂上阵了。属于摄影记者的10分钟,相机的连闪平添了气氛的紧张;团长郝克强、海上世界总经理胡宗立肃坐在旁,也只能深表关切而已。

比赛进行的时候聂卫平在研究室里审度形势、辨析玄机,其他时间大都缩在船舱里,在一箱啤酒陪伴下尽享足球世界杯。那时内地电视转播世界杯赛事还十分有限,在这里四个香港电视台的转播彼落此起,异彩纷呈,正合老聂的心意。

image.png

image.png

许多年以后,曹大元回忆那一局棋临阵之时,因心理暗示而拒绝我拿给他的“三五牌”香烟的情节——中日围棋已成3:4之势,岂能“3:5”耶?!

当棋局——尤其是败局——进入尾声的时候,悬念已去,棋手、棋迷、记者们纷纷开始捉对厮杀,前一天马晓春便是拉我“表演”了让四子的盲棋,仅限前50手。他倚在床上,手玩一把折扇,报出落子的坐标,而我每下一手,他都贬得浑无是处,一旁邵震中忍不住说:“别听他的,你下得没错!”

这天老聂忽来兴致,对我说:“老余,我和你们全家下多面打(车轮战)吧!”我一听心中大喜,连忙准备战场,船长室对面的会议室里五盘棋一字排开,我们夫妻、弟弟加上儿女,从让四子到让十三子,来了一场“围剿”聂旋风的大战。其实说“围剿”自是笑话,他那样的高人和我们不是一个维度,即使让子棋也何其朴实无华,你压他便长,连扳也不扳。可是好景不长,过一会儿他就进到你的范围里,巧取豪夺,你的厚势一变而成为猎物,就像眼看着一座建筑坍落那样,无法扭转失败的命运。

旋风之下落叶纷飞,我们一个个败下阵来,输了棋还那么开心。

image.png

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民族英雄聂卫平提出和我全家“五面打”(日语,“下棋”谓“打棋”),正惬下怀!顿时会议室里狼烟五起……结果是五支联军尽墨!(上图)

image.png

image.png

照例会有棋迷们的狂欢节目:船头露天的几组“车轮战”,这是顶级国手们送给棋迷粉众的福利(上图)。今天他们大多已经六十岁开外了,那天的欢乐丝毫没有磨去,不知在嘴边炫耀过了多少次,输赢可以不提,只剩下与棋神们(比如老聂)过招的迷茫与陶醉……

好对手和笨礼物

围棋比赛,尤其是高级别的国际比赛,其组织工作的繁复是可想而知的。尽管这样,我还是见缝插针下了一些棋,真是“爱它没商量”。

围棋那“木野狐”(中国古代对围棋的雅称)魅力四射,不管什么“段位”都自得其乐,兴味无穷。与大师的对局是不对等的对局——心理不对等,棋力更不对等;可是势均力敌的棋迷之间就不同了,那布算、揣摩、躲闪之功、封喉之剑,乃至欺招、骗招,妙处难与君说。

团长郝克强、记者刘思明(后来的国家棋牌中心主任)有很多机会浸泡在棋里,加上生性颖慧,也炼出了一副好身手,我与他们手谈,每每弈出好胜负,加之他们比我熟练,我比他们细腻,输赢都很痛快。从那以后,我每次进京,只要给思明打电话,他一定带着棋具来我的下榻处,过上几盘棋瘾,有时也拉着我去朋友的公司或某处俱乐部欢会围棋同好。

曹大元失守以后,落幕的时候到了,我又在琢磨给大家送什么礼物。那年代我所得到的支持,便利是可以的,现金却是没有的。我从购物中心筹集了小电器、化妆品之类,赠送给北京来的客人;藤泽与小林怎么办,正为难间,铁杆棋迷刘恩恕自告奋勇从他管理的商店里选出两件瓷塑作品:“寿星”孝敬藤泽棋圣,“观音”奉赠小林觉,象征吉祥多福,还算拿得出手。临别时看见他俩除了行李还多了这两件硕大的纪念品,连包装都没有(当然损了贵气),心中生出几分歉意。

余音

与三位棋圣(理由如后)的短暂周旋就这么结束了。

一个月以后,藤泽先生寄赠的围棋书籍收到了;五年以后,像沙漠红柳那样惊人顽强的藤泽秀行(66岁)夺得了日本王座战的冠军,次年又成功卫冕;遥想他此时该是83岁高龄了。小林觉这颗明星冉冉上升,获取桂冠无算,尤其是于1995年摘取了日本棋圣战冠军。而聂卫平因在多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厥功至伟,1988年被国家体委、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中国棋圣”称号。

2000年,平和温雅的小林觉把酒杯扔在了柳时熏七段的脸上,被日本棋院判以停赛一年的处罚,近来解密说,是因为语涉聂卫平之子孔令文的缘故。孔令文(原名聂云骢)自小随母亲孔祥明在日本发展,已成长为职业棋士,2003年与小林觉的爱女小林清芽喜结连理,如今小林觉与聂卫平已经一个是姥爷,一个是爷爷了。天下之事,无奇不有,人间戏剧,皆由缘出。

当年在蛇口,中国棋手是败了,但围棋本身不会败,有输家就有赢家,畏途同时也是福地,更何况围棋“理参河洛,体用阴阳”,以中和为神髓,站高了看,不就是演绎智力与意志的游戏么?

image.png

image.png

一晃39年过去了,尔今已风流云散,物是人非。那次经历是我青年时代最后的潇洒,不变的真情。秀行大师的赠书——我家的宝物,其实也是那次无知的冒险、特区的活力、众人的烘托以及人与人真诚交往的纪念碑。

2008年3月初稿

2025年7月校补并配图

作者简介

余昌民,武汉市人,清华大学电机系1964年入学,1970年进工厂;1979年考上清华大学经管系首届研究生,其间赴日研修。1983年投身“改革开放试管”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历任企业管理室主任、发展研究室主任、蛇口工业区董事总经理助理。现任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荣誉秘书长)、清华大学校友围棋社名誉理事长、深圳市棋牌文化促进会名誉理事长。


编辑:赵亮晨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