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意初浓,我踏上西行之路,奔赴长安,去赴一场体育的盛会。车窗外,秦岭山影连绵起伏,就像是大地深沉的呼吸;而西安城垣高耸,砖石沉稳如铁,像是历史无声的见证。秋雨清洗过天地,空气清爽如新酿,我走进十四运的赛场,脚步踏在湿润的土地上,心也被一种更纯粹的期待浸透了。
作为外地人,我能够在西安古城的秋日里,观看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一些赛事,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值得庆贺的。
场中雨丝如织,赛场内却燃烧着生命的热火。田径场上,运动员们像离弦之箭奔跃向前,雨水与汗水交织着流淌,却浇不灭眼神中闪烁的执着。我静静坐在看台上,雨水打湿了衣襟,心却为那些在雨水中穿梭不息的身影而灼热沸腾。他们奔跑的脚步声,是生命对大地最虔诚的叩问;奔跑中,就像是有千万人共同的脉搏在鼓荡回响——正是这无声的鼓点催动着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步伐。
赛场边,那些吉祥物在人群的簇拥中格外鲜活。我细细端详着:“朱朱”身披红羽,像是朱鹮展开翅膀,在雨中跳跃;“熊熊”则憨态可掬,就如大熊猫悠然踱步;“羚羚”昂扬着颈项,像是羚牛正欲奋蹄疾奔;“金金”则似金丝猴般灵动跳跃,机敏非常。它们于人群中穿梭,与观众嬉戏,无形中把秦岭深处自然生灵的活力,也融入到体育盛典中。我仿佛看见山野的精灵与城市的血脉在这秋雨里神奇地融为一体。
赛事的间隙,场中角落里也有数不清的动人画面映入眼帘。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少年,目光炽热地追随运动员的身影,那专注的神情竟让我忆起山巅上独对苍穹的松树,虽身陷尘埃,心却始终昂然向上。还有那些忙忙碌碌的志愿者穿梭在人群间,汗水湿透了衣背,而他们脸上却始终挂着微笑,就像是溪流润泽了干渴的土地,无声地把“同心”二字刻进了这盛会的每一寸肌肤。
观赛之余,我也在古城墙下漫步,历史余韵在砖石间无声地流淌。看那巍峨城墙就像是历史坚硬的骨骼,支撑着长安千年不灭的灵魂;而此刻体育场中那沸腾的呐喊,则像是奔流不息的血脉,给这古老躯壳注入鲜活的生机。城墙上每一块砖石都像是一个凝固的时辰,而运动员的每一次冲刺则如一道划破时空的闪电——历史与当下就这样在长安城这方天地里奇妙地交融共生。
开幕式上,火炬点燃的瞬间,那“复兴之火”的光芒就像是穿透了秋雨,直抵人心。我抬头望去,眼前好似展开了一幅壮阔画卷:那火焰的源头从延安宝塔山蜿蜒而来,一路映照过无数烽烟与热血;此刻这体育圣火,又岂止是点燃赛场的激情,它分明是民族血脉深处那不屈火种在今日的燎原之相,温暖而光明,映照着我们每个人心中未曾冷却的期盼。
临别前日,我又一次步入赛场,看台上座无虚席,人们脸上洋溢着共同的喜悦,像无数溪流汇入了大海。赛场上,运动员们彼此握手致意,对手间的惺惺相惜,让胜负消融在一种更辽阔的敬意中。这“同心同行”的场面令人恍然领悟:体育之桥原来早已悄然连通了无数陌生的心灵,我们在竞技中相遇,在敬意中相认——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是照亮他人的微光,微光聚拢就成就了民族精神浩瀚的星河。
当我踏上归途,回望雨雾中渐远的古城,心中依然回响着赛场上那些呐喊与欢呼,它们已凝结为一种更恒久的精神印记。赛场上那些汗滴、拼搏、相视而笑,看似在终点线上消散无形,却静静沉淀为人们心中永远珍藏的记忆。此记忆深埋在心里,平凡岁月里不显光华;待到前路再遇风雨,只消轻轻擦拭,那“同心同行”的信念便会重新闪耀,就像是暗夜中复燃的星火,照亮前行之路。
然而,这体育精神的星河是由无数瞬间的微光织就,它不会因赛事落幕而熄灭,反而会融入民族的血脉,照亮我们前行的每一步——这光芒所向正是人类相携同赴的,那个更广阔、更值得奔赴的远方。
回望西安,品味此次赛事,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几句诗脱口而出:全民全运聚长安,同心同行展壮观。朱朱熊熊迎客至,羚羚金金舞翩跹。健儿奋勇争拼搏,赛场激昂震宇寰。体育精神扬四海,中华风采耀人前。
文|张庆忠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教育办公室 记者 柴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