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落下帷幕,十枚金牌全部名花有主。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乒乓球竞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全民健身部部长袁华表示,本次群众比赛亮点多,点赞更多。
赛事体现群众乒乓球高水平
比赛首日,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王励勤在开赛前与乒乓球奥运冠军乔红、李晓霞、刘诗雯出席在天河体育中心北门广场举行的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开球仪式,并在体育馆观看了男团和女团项目小组赛的角逐。王励勤深刻感受到广州赛区浓厚的全运氛围以及群众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热情。
在为期七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国各地32支队伍超过300名民间高手对团体和单打金牌发起冲击。各参赛代表队在团体赛积极展现整体实力,单项赛吸引了各地民间球王在赛场一决高下。袁华点评说,本次群众比赛亮点非常多。开球仪式的日期就是8月8日“全民健身日”,并与“国球进社区”的活动相结合,充分体现“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大,从25岁到81岁。其中,香港队81岁的张耀钊成为团体赛期间的“明星选手”;获得男团和女团前三名的六支队伍来自六支不同的代表队,不少在竞技乒乓球领域成绩一般的队伍,在群众乒乓球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说明中国乒协向各地赋能推广群众乒乓球收到了显著效果;32支参赛队伍是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运动项目当中覆盖面和普及面最广的。
参赛选手点赞广州办赛水平
今年的十五运会在粤港澳三地举行。竞技乒乓球比赛将于11月在澳门赛区举行,而群众乒乓球比赛则落户广州赛区,乒乓球也是广州赛区承办的首个群众比赛项目。“广东一直是乒乓球开展得最好的省份之一,不仅竞技体育成绩好,群众基础也十分坚实,全民健身赛事广泛开展。广东人民对乒乓球的喜欢,从8月8日开球仪式的热闹场面可见一斑。”袁华从竞赛的角度称赞广州的专业办赛,为参赛的全国各地民间高手提供了对标专业赛事的竞技舞台。“广州在赛事组织、场馆、接待、体育展示、宣传等方方面面都拥有专业的团队,我们这次没有收到投诉,都是点赞的(声音),非常感谢各方对本次比赛付出巨大努力。”
在14日晚,获得单打各组别冠军的选手也纷纷表达了对广州的感谢。获得男单40—49岁组冠军的北京队选手顼鑫在颁奖结束后面对记者讲起了自己和广东的缘分:“从1996年到1998年,我曾在江门体校练球,1999年赴天津上大学,随后在北京工作,打乒乓球一直是我的兴趣爱好。”
为期七天的赛事中,广州的赛事组织和赛事服务水平也给选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获得女单25—39岁组冠军的北京队运动员王昆说:“这次在广州感受到了组委会非常周到的服务,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很棒,充满人文关怀。”女单50—59岁组冠军、湖北队选手殷红也有同样看法:“组委会在吃、住、行方面提供的服务无微不至,细心周到,还有热情的志愿者,让我们倍感亲切。”
来自电力体育协会队的孙诚在本届赛事中获得男单60—69岁组冠军,在他看来,本次群众乒乓球赛事的成功归因于广州赛区的精心筹备:“这次在广州举办的(群众)赛事特别成功,得益于组织的严密,各个环节都非常到位,(广州赛区)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
文 | 记者 吕航
图 | 记者 钟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