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十五运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新一轮提升优化

来源:金羊网 作者:苏荇、鄢敏、柳诚 发表时间:2025-07-28 18:19
金羊网  作者:苏荇、鄢敏、柳诚  2025-07-28

28日,在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即将来临之际,为全面展示广州赛区筹备工作,广州市执委会举行了“走进湾区 走近全运”媒体联合探访活动。

广州市执委会场馆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唐仪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承办重大体育赛事推动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是广州城市发展的一大规律,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都给城市基建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今年借助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将“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继续贯彻到底,全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新一轮提升优化。

据介绍,广州赛区共30个场馆,广州市负责改造23个,22个场馆已按计划完成竣工验收移交,天河体育中心篮球城属于临时搭建,按计划7月已开工、9月20日前完成验收移交。

场馆改造过程中坚持场馆信息化建设与场馆基建改造同步实施、同步完成,创新搭建智慧场馆运营管理云平台,构建“共享复用、互联互通”的体育场馆运行体系,推动老场馆数智化转型,改造后场馆兼具绿色低碳、智慧科技、无障碍、全龄友好等特点。

接下来,还将持续推进开幕式微电网建设、场馆保障、赛事氛围营造、供电保障等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场馆整体色彩美学设计,强化赛事氛围营造,积极实现“老场馆、新场景、赛场景”。

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广州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本次场馆改造工作中,广州赛区30个场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改造,采用“微改造”方式,一体推进场馆内外品质提升,围绕30个场馆周边打造17个精致街区,建设精致城区,打造宜居城市,赓续历史文脉,实现全运红利全民共享。

另外,坚持绿色办赛理念,打造一批绿色场馆新标杆,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是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完成零碳改造。开发太阳能光伏多场景应用,6个场馆加装光伏设施超1.3万平方米,天河体育中心降碳率达52%以上,年节省电量100万kWh以上,省奥体中心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约352吨,大学城体育中心每年节省用电约22万kWh以上。

以“兼顾赛时赛后利用”为原则,在场馆和街区改造中,累计增加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完善19处户外运动空间、升级10条户外健身跑道、提升18个地铁站点,推动场馆和街区在赛后转化为市民健身文化新地标。省奥体中心体育场二层平台增设2.8万平方米公共空间和1条可全天候使用环形跑道,环绕省奥体中心建成3公里AI智慧跑道,实现“人民的体育公园”美好愿景。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外围环场铺设了国家田径协会认证的941米专业健身跑道,二层平台增设了700米的风雨健身跑道,年均可服务市民跑者超千万。

深挖场馆历史文化底蕴,赓续千年文脉也是改造方向之一。省人民体育场融入岭南骑楼设计,通过拆除场馆北侧部分看台、增设联通平台,贯通烈士陵园-英雄广场-省人民体育场750米广州传统红色纪念轴线,跨越千载的传统在开放与创新中焕发新生。越秀山体育场通过巧妙色彩设计,与周边历史环境协调融合,将足球元素融入标识等设计,延续“足”够精彩的独家记忆。坚持传承和创新并重,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更具亮点的是,创造性地对天河体育中心周边的251根柱墩进行艺术美化,融入体育运动、广州特色、岭南文化、潮流活力等元素,打造独特的城市公共艺术,营造城市意境。

大学城体育中心突出“青年友好”理念,布局越野滑轮、攀岩等多项年轻人热衷的极限运动场地,以靓丽色彩呈现活力四射的年轻化运动场景,打造出新出彩的青年体育片区。

文|记者苏荇 鄢敏

图|记者柳诚



编辑:刘毅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