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华森:我在九运会的记者情缘|“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龙希 发表时间:2025-07-11 11:56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龙希  2025-07-11
九运会的经历是短暂的,但在我的工作生涯乃至人生经历中,是一段美好和快乐的时光

举世瞩目十五运将在粤港澳大湾区隆重上演,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展示各地经济文化,管理服务,精神文明等综合实力的赛事。这不禁使我忆起当年九运会期间那段紧张、愉快而又难忘的往事。

那是当年九运会开幕前三个多月,因九运会记者管理和熟悉宾馆酒店接待工作的人手缺乏,近两千名已报名采访的记者还没有宾馆酒店愿意接待,从没从事过新闻工作的我,在领导的支持下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

当时组委会在新闻宣传部中专门增设“记者接待处”,任命我为该处处长,刚上任我就遇到如何解决记者食宿场所的难题。

当时多家宾馆不愿意接纳记者入住,于是我分别走访了东山越秀一带十几家三、四星级宾馆,和他们具体商谈,了解他们的需求。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深入调研和具体交流,基本搞清楚他们不愿意接待记者的原因:一是担心记者对食宿安排有意见而作负面报道,影响他们的声誉;二是不知道到底安排多少记者入住;三是担心标准太低会亏本;四是担心记者的入住天数不确定,动不动就改变入住宾馆。

搞清楚原因,下一步的工作就好办了。经新闻宣传部领导同意并报组委会批准,作出了对宾馆酒店接待记者的几项承诺和对媒体报道九运会食宿安排的几点要求。同时,确定中心酒店,在那里设立记者工作的新闻中心以及接送记者往返各赛场、新闻中心、各接待宾馆酒店的车辆安排调度室,还确定接待记者的主要宾馆。这些措施,确保了记者食宿得以有效落实,为九运会日后的新闻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我就着手筹划记者工作的交通接送方案。经和交委多次接洽、商量、协调,他们同意由其属下的几家汽车公司,派出大巴、中巴、面包车、小车共一百多辆,专门作为记者工作用车。同时,根据各宾馆记者入住的人数和采访的项目,制定每天从宾馆到各不同赛场,赛场之间 ,赛场到新闻中心往返穿梭的交通接送方案。以上措施大大方便了记者的采访报道工作,保证了九运会的新闻报道能够及时高效。同时,我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记者的证件、用品等发放。

这样,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新闻报道的各项筹备工作在九运会开幕前准确就位,为后续的新闻宣传工作赢得了先机。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十分辛苦,常常在一些环节上纠结到睡不着觉,当年南方日报记者报道九运会记者接待工作时说见我“面有菜色”,过程确实非常劳累,但解决了问题、取得了成绩,一切都值得。

在这过程中,我和新闻宣传部的同志结下了友谊,和广州地区各大媒体、记者以及各记者接待宾馆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建立了良好关系。九运会闭幕后,我也荣立了二等功。

九运会的经历是短暂的,但在我的工作生涯乃至人生经历中,是一段美好和快乐的时光。这些经历如电影一样,不时在脑海浮现出来,引人回味。

个人档案

司徒华森,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学历,供职于广州市委宣传部,曾任处长、副巡视员(副局级),曾任九运会新闻宣传部记者接待处处长,广州亚运会筹备阶段实地考察组副组长,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会员。

文、图 | 司徒华森 记者 龙希 整理


编辑:赵亮晨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