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田径场总蒙着层淡金色的纱,塑胶跑道上深浅不一的钉鞋印,像时光镌刻的勋章。十二岁那年的秋天,我攥着区运动会报名表站在这里,指尖被纸张边缘硌出红痕——这是我第一次站上真正的起跑线,也是体育精神第一次以具象的姿态,撞进我的生命。
发令枪响的瞬间,肾上腺素如电流般窜过全身。我盯着前方飘动的号码布,机械地摆动双臂,直到弯道处被石子绊倒。膝盖擦过塑胶的灼痛让我眼前发黑,耳边却突然炸开此起彼伏的呐喊。当我咬着牙爬起来时,原本冲在最前的同班女孩竟放缓脚步折返,她汗湿的掌心紧紧扣住我的手腕:“我们一起跑!”夕阳把两道歪斜的影子拉得很长,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看台上的掌声比冠军领奖时还要热烈。这份超越胜负的温暖,在我心中种下了体育精神的第一颗种子。
记忆的时针拨向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乒乓球赛场,马龙在男单决赛中与樊振东鏖战七局,决胜局9比10落后时,他突然下蹲式发球,手腕翻转划出诡异的弧线。这个冒险的战术成功打乱对手节奏,最终实现逆转夺冠。电视镜头扫过他通红的眼眶,汗水顺着下颌线坠落在球台上,晕开深色的印记。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体育精神不仅是赛场上的荣耀,更是绝境中依然敢向命运亮剑的孤勇。
去年校运会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高三学长在4×400米接力赛中,最后一棒冲刺时突然抽筋,却单腿蹦跳着把接力棒交到队友手中。观众席先是一片惊呼,随即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加油声。当他被同学搀扶着离开赛道时,夕阳为他倔强的背影镀上金边。这场没有名次的奔跑,让所有人心头震颤——体育精神从不是胜利者的专属勋章,而是每个全力以赴者的生命底色。
那些在运动中流过的汗、摔过的跤、收获的拥抱,共同编织成体育精神的经纬。它藏在社区晨跑者呼出的白雾里,在老年门球比赛时的喝彩声中,在孩童初学跳绳时摇晃的身影间。体育精神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刻在我们基因里的生命密码,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在困境中坚守,如何用最纯粹的热爱点亮平凡的日常。
此刻窗外又下起了雨,雨水顺着玻璃蜿蜒成河,却浇不灭记忆中那些滚烫的瞬间。无论是少年时赛场上的牵手奔跑,还是全运会赛场上的绝地反击,这些故事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真正的体育精神,永远生长在每个不甘平庸、永不言弃的灵魂深处,如同暗夜中的星火,照亮我们奔赴下一场山海的征程。
文|尹强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学生 记者 柴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