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新芳,曾担任广州市羽毛球队总教练。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我参加过在广州举办的六运会、九运会,在教练生涯中,我培养了杨维、张洁雯、梁伟铿等多名世界冠军。对我来说,羽毛球是一生的热爱,虽然退休在即,我还是不想离开球场,我为羽毛球而生,这是我一生的事业。
从1978年进入专业队算起,我已经在羽毛球这项运动上深耕了整整46年。在1987年、1989年两届羽毛球世锦赛中,我和搭档连续两次夺得混双季军;1989年世锦赛后,我转型成为正式教练员,此后又长期担任广州市羽毛球队总教练,也曾作为国青队教练带队外出比赛。
羽毛球是广州的市球,广州也是羽毛球“大满贯之都”,完整举办过全部羽毛球项目的重要赛事。2013年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的羽毛球人口在当时已经达到300万人。这么多年扎根在一线,我能感觉到广州市的羽毛球氛围正在变得越来越浓厚。在从前,我们都泡在专业馆跟队训练,很少有机会走到外面看一看。现在我在闲暇时也会和朋友相约打球,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广州打羽毛球的人越来越多,场地越来越供不应求,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上,我经常能看到大家背着拍子去上班,下了班直接去场地打球。如此庞大的羽毛球人口基数体现出广州作为羽毛球大满贯城市的底蕴,当然也给我们的选材带来一定便利。
在国字号队伍中,广州籍选手的数量同样证明了广州“羽球之都”的地位和广州队的启蒙、培养水平。目前国字号队伍中,广州籍选手并不在少数,其中国家一队中就有梁伟铿、李怡婧、罗徐敏、高家炫4名选手,其中梁伟铿、李怡婧和罗徐敏现在世界排名都在前列。
关于梁伟铿,我有很多话想要分享。在梁伟铿开始“冲奥”时,我完整跟进了国家队的工作,见证了梁伟铿从世界排名比较靠后的位置,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连续实现飞跃,2023年初跟王昶搭档后,他们在技术配合、战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对于国字号队伍中的广州籍选手来说,只要他们能顶住、不怕苦,认真去钻研技术,投入大运动量的训练,他们还是很有机会出来的,我希望他们都能拿到世界冠军。
在漫长的羽毛球生涯中,我曾作为运动员参与1987年在广州举办的六运会。当时我参加这届全运会的目标就是“冲出来”,但在半决赛时我和搭档因为缺少大赛经验,没有把握好关键分,最终遗憾止步。但家门口的遗憾最终还是在家门口得到弥补,2001的九运会,我们广州籍的杨维、张洁雯搭档夺得女双冠军,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今年11月,十五运会将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其中羽毛球项目放在了深圳举行。我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广东选手在这届全运会中能在家门口超水平发挥,取得优异成绩。另外在家门口举办的全运会对于广州市队的小选手而言,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能看到全国顶尖的羽毛球选手在场上竞技,希望小选手们在学习中成长。
另外,本届全运会我也会参与广州籍运动员的跟进工作,也会到现场观看全部比赛,希望粤港澳全运会办赛精彩,广东运动员参赛出彩。我们也将全力做好本届全运会后勤保障工作,为本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广州力量。
文丨杨新芳 文字整理 记者吕航
图丨记者 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