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的激烈角逐背后,一场无声的医疗保障战役同样扣人心弦。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赛事康复理疗保障团队负责人王文威医生,揭开专业团队如何用科学与智慧守护运动员的竞技梦想。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据王文威介绍,在本次赛事保障工作中,遇到最多、最紧急的情况是肌肉拉伤,对此团队的应急处理如下:“我们团队中有肌骨超声医生,一旦运动员出现拉伤,会立刻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断裂、撕裂。若只是单纯拉伤,我们会采用弹力绷带包扎、冰敷处理,并贴上肌贴,促进淋巴回流,帮助消肿。若经检查发现明显断裂,则会及时将运动员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本次赛事保障团队分别在花园酒店、东方宾馆、天河体育中心三个点位派驻了医生、理疗师和康复师。主要开展了指导热身、肌肉放松、应急处理拉伤等工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与运动员沟通,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热身。还要为运动员进行肌肉拉伸、筋膜放松等。针对存在肌肉骨骼疼痛问题的运动员,运用专业手法进行处理,以此降低运动过程中肌肉拉伤的发生率。”
在第一个比赛日,由于下雨低温,当晚就有5名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拉伤,王文威团队也对此进行了应急处置,这也凸显了专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语言是挑战不是障碍
面对以国际运动员为主的服务群体,语言曾被视作最大挑战。团队赛前全国招募120名专业志愿者,凭借医护人员的英语基础,结合组委会配备的翻译志愿者,可解决大部分简单沟通问题。“AI翻译工具在处理小语种沟通时发挥了关键作用。”王文威展示着手机里的翻译APP。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团队的语言能力,更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碰撞出运动康复技术的思维火花。王文威说:“我们每天都和大量的国外运动员用英语交流,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会与国外队医交流,了解到国外运动员治疗技术的新进展和差异,拓宽了视野。我们平时较少接触高规格运动员的急性损伤,此次经历极大提升了我的临床处理能力,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
这段特殊经历不仅提升了团队的语言能力,更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碰撞出运动康复技术的思维火花。
东方智慧惊艳赛场
很多外国运动员都对中医青睐有加,这次赛事也不例外,外国运动员对王文威团队的筋膜加压带、易罐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工具非常感兴趣。易罐与火罐的不同,易罐由天然乳胶制成,无需点火,按压在皮肤上即可吸附,起到松解筋膜的作用,而火罐通常需要点火操作。“在医疗保障过程中,我们团队便使用了筋膜加压带和易罐。这些中医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引起了国外运动员和队医的浓厚兴趣。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队医,其队员腿部抬起时有牵扯感,我们使用筋膜加压带为队员治疗,经过几次操作后,队员抬腿变得轻松,筋膜得到有效松解,这神奇的疗效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希望进一步了解筋膜加压带的使用方法。”这些临床案例不仅展现了中医在运动康复领域的显著疗效,更成为中国运动康复技术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这段经历就像一场专业淬炼。”王文威表示,团队正计划以此为契机,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让世界见证中国运动康复技术的崛起。
文 | 记者 龙希 苏荇 柴智 郝浩宇
图 |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