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坐落于广州市增城区的广州飞碟训练中心经过8个月的维修改造,如今以全新面貌出现在公众眼前。4月25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访这座曾服务亚运会、素有“冠军摇篮”之称的专业场馆,一探它为迎接十五运会所发生的新变化。
据了解,改造后的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将以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的新形象,成为十五运会飞碟射击项目的举办地,充分展现“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
始建于2008年的广州飞碟训练中心曾承办多项国际赛事。经过岁月的洗礼,这座场馆出现了建筑老化、设备陈旧、场地沉降等问题。为迎接十五运会,广州飞碟训练中心接受了一系列改造。本次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形态的基础上,对室内9656.15平方米、室外51659平方米空间进行全面升级。重点包括修复主体结构、更新赛事系统融入智慧化与无障碍设计,全面提升赛事承载能力,为全运会及未来国际赛事提供高标准保障。
据改造方广州建筑集团四建公司项目经理蒙俊祺介绍,本次改造以“智慧建筑”为核心理念,构建覆盖赛事全周期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场馆引入AR射击互动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提升训练效率;配备专业声控抛靶机、自动升旗系统,全面对标国际标准。运营端集成“智慧大脑”平台,统一管理安防、设备与通行系统,AI技术实时分析人流与突发事件,响应效率提升60%。枪弹库采用RFID+二维码双重识别,实现“人、枪、弹”全流程自动化管理,确保赛事安全无误。同时,轮椅观赛区等无障碍设施全面升级,体现人文关怀。
“为了迎接十五运会,这次改造还更新了85套抛靶机。和过去的抛靶机相比,更新后的抛靶机采用全新的液压系统,在使用时更加安全。本次更新的抛靶机和2024巴黎奥运会时使用的抛靶机一样,全新的设备将为十五运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蒙俊祺说。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的改造还坚持绿色低碳理念,利用原有下沉庭院与植物墙优化自然采光与通风,配合高效变频空调、智能LED照明系统,显著降低能耗。项目保留70%以上原结构构件,既节约资源,又延续历史记忆。
面对354天紧迫工期、多工种交叉施工、抛靶机海外采购周期长等挑战,场馆改造团队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效推进。前期克服实物与图纸不符等难题,中期统筹资金与资源高效进场,一个月内整体进度从52%跃升至83%。抛靶机安装环节,团队全程掌控排产、运输与调试进度,提前15天完成分项验收。最终,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提前90天交付验收。
升级后的飞碟训练中心观众席由原120座扩容至639座,具备承接国际赛事能力。新增射击AR体验室,可以让市民零距离体验项目魅力,助力全民健身。智慧运营平台与绿色技术的结合,推动场馆从专业赛事空间向全民共享载体转型,成为岭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地标。
文|记者 郝浩宇
图|记者 钟振彬 林清石 柳诚